網際論壇 - 其它軟體&檔案 - [E書分享]白先勇作品集 (586MB@PDF@KF/Gi/SD/U4/US)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E書分享]白先勇作品集 (586MB@PDF@KF/Gi/SD/U4/US)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ibye
  榮譽會員 
 



  積分 96020
  發文 9612
  註冊 2017-6-11
  狀態 離線
#1  [E書分享]白先勇作品集 (586MB@PDF@KF/Gi/SD/U4/US)

【檔案名稱】:白先勇作品集
【檔案大小】:共586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繁體中文
【檔案空間】:KF/Gi/SD/U4/US
【上傳日期】:2020/10/05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內容簡介】:
白先勇介紹:
白先勇(1937~ ) 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曾用過鬱金、白黎、蕭雷…等筆名。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著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 《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

文學是一個永恆的事業
在文學的歷史上,總會升起一些永恆星座

這些星座所散發的光輝,是不受時間侷限的
儘管人類文明日新月異,但人性價值裡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
文學家已做了極好的回答。

白先勇,正是這樣的先知。

從《臺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
從「現代文學傳燈人」到「傳統戲曲傳教士」

白先勇的文學長流,為生命找到尊嚴
以文化鄉愁,凝結美學品格,成就七十年藝術瑰寶

2008年,趨勢教育基金會與天下文化合作
共同出版《白先勇作品集》,以風華彙集
與世代讀者共享 向文學大師致敬

《白先勇作品集》套書目錄
作品集1        寂寞的十七歲
作品集2        臺北人
作品集3        孽子
作品集4        紐約客
作品集5        第六隻手指
作品集6        樹猶如此
作品集7        遊園驚夢
作品集8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及其他
作品集9        青春版牡丹亭
外集1        王謝堂前的燕子 (缺)
外集2        現文因緣
外集3        白先勇研究精選

《白先勇作品集》感動人心的力量
摘自《白先勇作品集》套書各冊,為白先勇自述及文友評贊

寂寞的十七歲
初到美國那年的耶誕節,我一個人住在密西根湖邊一家小旅館裡。有一天黃昏,我走到湖邊,天上飄著雪,上下蒼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樓萬家燈火,四周響著耶誕福音,到處都是殘年急景。
我立在堤岸上,心裡突然起了一陣奇異的感動,那種感覺,似悲似喜,是一種天地悠悠之感,頃刻間,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來。驀然回首,二十五歲的那個自己,變成了一團模糊逐漸消隱。我感到脫胎換骨,驟然間,心裡增添了許多歲月。
回到愛荷華,我又開始寫作了,第一篇就是〈芝加哥之死〉。

臺北人
一個作家,一輩子寫了許多書,其實也只在重覆自己的兩三句話,如果能以各種角度,不同的技巧,把這兩三句話說好,就沒白寫了。
《臺北人》對我比較重要一點。我覺得再不快寫,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種已經慢慢消逝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馬上就要成為過去,一去不復返了。

孽子
一個冬天的雪夜,我看完《卡拉馬助夫兄弟們》這本書,已是天明,從窗外望出去,只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我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奇異的感動,我不是基督徒,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那一刻我的確相信宇宙間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正在默默的垂憐著世上的芸芸眾生。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這部驚心動魄的曠世傑作,激起了我那片刻幾近神祕的宗教情感,猛然間我好像聽到了悠悠一聲從中古教堂傳出來的格里曆聖歌,不禁一陣憫然。

我想,我之所以創作,是希望把人類心靈中的痛楚變成文字。

紐約客
《謫仙記》,是一九六五年在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唸書的時候完成的。那個春天,我常常到愛荷華河濱公園一張野餐桌上寫東西。四月間,愛荷華河已經解凍,河水澌澌溶溶,滾滾而下,萬物欣欣向榮,到處一片生機,如此良辰美景,不知怎的,我卻把〈謫仙記〉的女主角最後寫成了投水自盡的悽慘下場,大概那時候,已經能深深警覺到滔滔流水,逝者如斯的悲愴了吧。

第六隻手指
父親一向冷靜沉著,喜怒輕易不形於色,但不止一次,我親眼看到他晚年在臺灣,每提起「四平街會戰」這一段往事時,猶自扼腕頓足,憾恨之情,溢於言表。我很少看見父親論事如此激動,即使論到「徐蚌會戰」另一個與他糾葛甚深的戰役,他也沒有如此痛心惋慨。「四平街會戰」,最後竟功虧一簣。一棋錯著,滿盤皆輸,這是父親一直耿耿於懷,到他晚年亦常引以為憾的一件恨事。

樹猶如此
沈從文研究歷代服飾,極負盛名,已成一書。老人的學識之淵博,記憶之清晰,令人吃驚。他愈講愈興奮,額上的汗也出來了,聲音也嘶啞了。看到這位三十年代名小說家講解千百年前中國婦女的頭飾、衣結認真到忘我的境界,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惆悵與惋惜。許久以後,我在許芥昱《中國文壇近況》中看到,沈從文擔憂文物研究,後繼無人。我突然醒悟到沈從文投身研究文物,不僅是消極的逃避,也是積極在搶救,在繼絕學,在扶植中國傳統一線香火使之不墜。

遊園驚夢
我用〈遊園驚夢〉這篇小說為基礎去創新舞台劇,融合中國傳統戲曲,用現代的舞台設計,不顯突兀地表現出屬於中國式的現代舞台劇。〈遊園驚夢〉的故事剛好符合這種可能性。
當年參加過《遊》劇工作演出的人,談起當年的盛況和艱辛,總還有一份興奮和驕傲,因為大家都覺得,《遊園驚夢》的演出,在台灣戲劇史上,曾經高高的豎起過一道里程碑。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我之所以參加電影的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希望藉著另一種媒介,能表現我的小說的精神內涵,如果拍出電影來,只是借用我的故事,我就沒有興趣了。要保持原著的精神──也就整體的感覺、內涵,而不是保持原著中的一些細節。
怎麼做,完全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看你的態度誠不誠懇。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表現了兩個字,一個是「美」,一個是「情」,美和情都是文化的救贖力量。我們民族從十九世紀開始失魂落魄,中國文化需要起死回生的力量。我們有幾千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傳統,我不相信古老傳統沒有辦法被喚醒。我們製作這齣戲,就是在喚醒潛藏在我們心中對文化的渴望,一種民族的鄉愁。

王謝堂前的燕子
白先勇的小說《臺北人》充滿含義,充滿意象,若是系統化,條理化的歸納起來,可以「今昔之比」、「靈肉之爭」與「生死之謎」的主題命意來討論。這三個主題,互相關聯,互相環抱,其實是一體,共同構成串聯這十四個短篇的內層鎖鏈。我在個人理解範圍內,憑著《臺北人》之內涵,嘗試界定白先勇對人生的看法,並勾繪他視野中的世界之輪廓。
──歐陽子

現文因緣
在我的文學生涯裡,我覺得在一九六○年與臺大同學們創辦《現代文學》雜誌,最有意義了。這本雜誌對當時臺灣文學起了啟蒙作用,提供一片園地,讓一批富有才情的青年作家恣意耕耘。一九九二年,重印這套雜誌時,我邀請那批早已自成一家的朋友們寫下他們與《現文》的關係,後來每個人都寄來了一段溫暖的回憶,現將這些珍貴的回憶收進《現文因緣》,雖然有幾位已經走了,可是我感到半世紀後大家因《現代文學》好像又聚會了一次。

白先勇研究精選
我總認為白先勇是最好的,無論他寫甚麼,他都常保一顆悲憐寬厚之心,正因有著這樣的道德堅持,在他遇到同性戀這個險峻的題材時,他遂能在「正常」與「偏離」,自我放棄與人性復歸間,找到最好的位置。──南方朔

透過白先勇小說中的戲劇性焦點:人類的脆弱,不論是生理上、情性上、或是命運上、處境上,通過了「情慾」的窄門,所有的「仙」,都註定了要「謫」遷!──柯慶明

臺北不是他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不是任何地方,而是一份好深好深的記憶與懷念。
白先勇想回去的「家」,正如計程車後,消逝在夜黑中的長路;那些屬於中國的輝煌的好日子,那──
我們五千年的傳統。
我們五千年的五千年的五千年的……──林懷民

【下載載點】:
https://katfile.com/users/Anyone/61902

https://filedown.org/users/Hiddenone/969

https://speed-down.org/users/Hiddenone/4887

https://www.up-4ever.org/users/Hidden/93651

https://www.uploadship.com/folder/3630

全套下載
https://katfile.com/2czfqk2m7nmp

【解壓密碼】:無

【Katfile資源總集】


2020-10-6 12:09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