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醫學新知]晚期肺癌存活率低 基因檢測幫病患跟時間賽跑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醫學新知]晚期肺癌存活率低 基因檢測幫病患跟時間賽跑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uperman1024
   
  頭銜:捍衛世界勇者



  積分 126810
  發文 13049
  註冊 2015-9-5
  狀態 離線
#1  [醫學新知]晚期肺癌存活率低 基因檢測幫病患跟時間賽跑

晚期肺癌存活率低 基因檢測幫病患跟時間賽跑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2016年04月19日 上午08:3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每年新增約一萬名肺癌患者,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少於2成。其中,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雖可使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治療癌細胞、穩定病情,但癌細胞基因突變速度快,平均約9至11個月就會產生抗藥性,患者得不斷更換治療方式,以期存活期延長。

50歲肺癌晚期 基因檢測助用藥評估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說,肺癌罹患族群主要以50歲至70歲為大宗,占6~7成,但近年門診發現,40歲至50歲族群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些人為社會工作主力,罹癌後透過基因檢測「對準」適合的標靶藥治療,不少人仍舊可以留在原有工作崗位繼續為社會貢獻。

像從事製造業的病患徐先生,兩年多前因骨頭痛、氣喘吁吁就醫,才發現已是肺腺癌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至骨頭;50歲的他正值壯年,為了家人決定積極抗癌,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是EGFR突變後,展開長達兩年的抗EGFR標靶治療,原本癌細胞已縮小、病情控制得宜,然而,去年肺部再度長出新腫瘤,顯示抗藥性已出現。

在醫師鼓勵下,進行二次檢查,確認癌細胞的EGFR基因產生在T790M位置產生突變,最後醫師透過臨床藥物研究專案,申請已在美國和歐洲上市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服用,目前病況穩定。

肺癌治療個人化 爭取更長存活期

王醫師表示,肺腺癌現階段治療方式已朝量身訂做的個人化醫療發展,透過發展漸趨成熟的基因檢測技術,只要確認患者體內癌細胞基因產生突變,就能進一步規劃治療計畫「對症下藥」,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賽跑。

王醫師說,臨床上發現,使用標靶藥EGFR抑制劑的肺腺癌患者,有5成會因為體內的 EGFR基因產生T790M二次突變,進而發生抗藥性。針對此類病患,目前ct-DNA基因檢測技術,藉由腫瘤細胞凋亡後會進入血液中的特性,只要抽血就能檢測,一旦確認T790M基因產生突變,可更換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來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ct-DNA基因檢測方便 助醫病擬治療計畫

王醫師表示,過去因為沒有抽血檢測方式,接受標靶治療的肺癌患者一發生抗藥性,得利用支氣管鏡或外科手術方式,取得肺部腫瘤細胞組織,以確認是否產生T790M突變,對於年紀太大或有心血管疾病者風險性較高;ct-DNA檢測檢體取得方便,也能快速得知檢驗結果,幫助醫病儘快擬定治療計畫。

高雄長庚的肺癌整合治療團隊,結合內外科、放射醫學科及質子中心資源,可依每位病人身體狀況及ct-DNA基因檢測結果規劃治療方式,不管是手術、標靶及輔助化療、或電腦刀與質子之放射治療,都能提供肺癌患者適合自己的精準治療,與癌細胞長期抗戰。


2016-4-20 01:38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