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硬體技術交流 - 〔求助〕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求助〕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k1208890
  進階會員 
 



  積分 1571
  發文 35
  註冊 2006-1-30
  狀態 離線
#1  〔求助〕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請問各位大大
電源供應器的問題
何謂 主動式PFC ?
另 ATX-12V 2.01版本  和 ATX 2.2版 有何差別?
謝謝指教!


2006-11-6 12:56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射手座
  一般會員 
 


  積分 540
  發文 104
  註冊 2005-11-17
  來自 慧心喬語
  狀態 離線
#2  

主動式PFC使用主動元件控制線路及功率型開關式元件(power sine conductor On/Off switch),基本運作原理為調整輸入電流波型使其與輸入電壓波形儘可能相似,功率因素校正值可達近乎100%。此外主動式PFC有另一項重要附加價值,即電源供應器輸入電壓範圍可擴增為90Vdc到264Vdc的全域電壓,電源供應器不需要像以往一般需切換電壓。

被動式PFC,使用由電感、電容等組合而成的電路來降低諧波電流,其輸入電流為低頻的50Hz到60Hz,因此需要大量的電感與電容。而且其功率因素校正僅達75%~80%。

ATX-12V 2.01版本  和 ATX 2.2版 有何差別?
這小弟就不太瞭解了..應是20pin與24pin的差別吧!~~
對我來說電源有無真正的足瓦比較重要!




最終的勝利者是因為他相信他能。
2006-11-6 04:07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sodown
  區版主 
  射手座的豬



 
  積分 23462
  發文 2418
  註冊 2005-9-1
  來自 要學的很多,時間卻太少 ..
  狀態 離線
#3  

射手座說的很接近了
參考資料:桌上型電源管理設計:ATX供電系統之演進
http://tech.digitimes.com.tw/pri ... CC24825713A005CC6BD

ATX供電器的主供電接頭(Main Power Connector),最初的版本為20-pin(2×10),之後在v2.2版時增為24-pin(2×12),以因應主機板上更高的需求電力。

ATX12V v1.3版中新增了對Serial ATA(簡稱:SATA)供電接頭的定義,提供了12V、5V、3.3V的供電,其中12V多用於驅動碟機馬達,5V與3.3V則用於控制晶片與電路。(圖片來源:www.FormFactors.org)


到了ATX 2.0,原有文件規範中是將機外冷空氣吸入機內以幫助散熱,然而之後發現如此反而不利於排熱,致使機內的處理器過熱,所以將氣流動線反轉,成為自機內吹排到機外。

 再者,ATX 1.x階段對PS_ON#、PWR_OK、5VSB等的運作特性說明不足,使軟開機、喚醒等應用的實現不夠理想與標準化,所以在ATX 2.0也進行強化解釋與補充,同時也要求將開機、喚醒之用的啟動電流加大,過去訂立的電流值過小,有時會造成開機、喚醒的失敗。

 還有,在ATX 2.0版中也引入過去PC95’、PC97’規範文件中所常用的「Required,必備」、「Recommended,建議」、「Optional,選用」三層次功能說明,在ATX 2.0中就把3.3V供電及「軟電源」控制信號訂為「必備」。

ATX v2.2版追加了一個4-pin(2×2)的新供電接頭,稱為ATX12V Power Connector,此一新訂立的動機主要是期望能給中央處理器一個獨立、就近、且充沛的供電。(圖片來源:www.FormFactors.org)


ATX 2.0首次將「選用」的供電接頭納入規範,除原有「必備」的20-pin供電接頭外,額外定義了一個6-pin的供電接頭(Optional Power Connector),能提供風扇轉速監督(Fan Monitor;FanM)、風扇轉速控制(Fan Control;FanC)、IEEE 1394供電(8V∼40V)、IEEE 1394接地、遠端3.3V感測等功效,且還保留一個腳位供日後定義。另外,ATX 2.0也將供電線路進行顏色化規定,讓製造生產者能夠更直覺、快速地辨識與配接線路。

ATX 2.2主要有兩個重大變化,一是最初的20-pin主供電接頭擴增為24-pin,並且也對腳位進行些許調整,這主要是因應PCI Express(簡稱:PCIe)所致,原因是PCI Express需要更多的用電。另一則是:若主機板上使用了ATX12V的4-pin(2x2)供電接頭,則允許移除、省略使用更早之前所定義的6-pin(3x2)輔助供電接頭。除這些外,也微幅調整3.3V供電的電壓容忍性。



ATX12V的各版演進內容為何?以下就逐一解釋:

 ATX12V 1.0版,2000年2月

 首版發佈。

 ATX12V 1.1版,2000年8月

 •增加3.3V的供電電流。針對「供電分享,Power Sharing」進行更多說明。縮編部分規範內容與格式修正。

 ATX12V 1.2版,2002年1月

 •訂立「典型用電」的供電配送規範。在供電配送表(Power Distribution Table)中增加所有5V供電的供電量,增至0.3A。

 •對「PS_ON#」這條「開機控制線路」進行補充說明:倘若控制用的驅動脈波不能維持一定時間的準位信號,即是在10mS∼100mS(毫秒)的時間內讓準位跌落至標準之下,則電源供應器的狀態記存(Latch)就不會生效,正常而言會記存「關機,Shutdown」的狀態(State)信號。

 •移除所有供電配送表中-5V的供電資料。

 ATX12V 1.3版,2003年4月

 •更新「供電電壓」與「供電電流」的規範指引。

 •新增對「輕載用電」與「典型用電」的電源轉換效率指引。

 •提升對「最低電源轉換效率」的要求,滿載用電時須達68%∼70%。

 •新增對Serial ATA(簡稱:SATA)供電接頭的定義。

 •新增對供電器運作時的噪音層級規範。

 •更新「版本規格表」的格式與資訊。

 •更新「規範書聲明」的資訊。

 •移除在ATX本規上的指引內容。

 •移除-5V供電線路的指引。

 •更新「能源之星,Energy Star,省電模式及狀態」與「待備狀態的電源轉換效率,Stand by efficiency」的規範指引。

▲ATX規範文件中示範了一種最簡單的風扇轉速監測電路,同時也可分支給主機板上的監督電路(多半為硬體監督晶片)。(圖片來源:www.FormFactors.org)



 ATX12V 2.0版,2003年2月

 •新增「專用術語」的章節說明。

 •新增250W、300W、350W、400W功率的設計指引。

 •更新跨調整圖(Cross Regulation Graph)。

 •更新「用電負載表」的資訊。

 •更新用電需求的轉換效率,並加入建議效率。

 •提高供電能力以因應更高的需求用電,同時也提高「典型用電」及「輕載用電」時的最低轉換效率。

 •「主要供電接頭」從20-pin提升成24-pin。

 •移除ATX主規時代所訂立的「輔助供電接頭」。

 •將「SATA裝置用的供電接頭」正式列入必備。

 •ATX12V供電接頭(2×2)採行獨立限流設計。

 ATX12V 2.01版,2004年6月

 •將3.3V遠端感測線路設置到主供電接頭(24-pin)上。

 •更新主供電接頭上12V2直流供電輸出的雜訊、漣波資訊。

 •移除-5V的參考電壓。

 •更新5VSB的最大電流升降步階。

 •針對電壓持升時間而修改115 VAC頻率。

 ATX12V 2.1版,2005年3月

 •新增450W功率的設計指引。

 •提升之前已訂立的250W、300W、350W、400W等供電組態的供電力(輸出電流量)。

 •跨負載更新(從250W∼450W)。

 •更新「用電負載表」。

 •提升供電轉換效率的必備(最低)需求。

 •提升5VSB的待備電流(增至720mA)。

 ATX12V 2.2版,2005年3月

 •更正12V2的負載層級表。

 •在主供電接頭中新增串接的高電流終端電阻。

 •在ATX12V供電接頭中新增串接的高電流終端電阻。

[ Last edited by sodown on 2006-11-6 at 07:17 PM ]




心情      播機


2006-11-6 07:06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SCL1114
  基本會員 
 



  積分 179
  發文 27
  註冊 2006-3-2
  狀態 離線
#4  

讀完大大的說明才了解電源供應器有如此大的學問,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感謝

2006-11-8 05:03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和光幫ㄚ豪
  基本會員 
 



  積分 58
  發文 5
  註冊 2006-4-6
  狀態 離線
#5  

讚辣!
感謝版主!


2006-11-9 07:57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