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醫學新知]極低體重早產兒 逾3成發育遲緩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醫學新知]極低體重早產兒 逾3成發育遲緩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uperman1024
   
  頭銜:捍衛世界勇者



  積分 126810
  發文 13049
  註冊 2015-9-5
  狀態 離線
#1  [醫學新知]極低體重早產兒 逾3成發育遲緩

極低體重早產兒 逾3成發育遲緩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2016年04月14日 下午17:40
孩子絕不是長大就好!目前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悅嬣,當年在媽媽懷孕28週時就出生,出生時體重1040公克、身高37公分,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雖然出生時、1歲和1.5歲時的身體狀況良好,但2歲定期追蹤回診時卻被發現語言發展遲緩、字彙量太少、邏輯思考及自信都顯不足,醫師建議及早進入早療系統,期望早點擺脫「遲緩」的標籤。

悅嬣(左)是個出生體重不到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2歲時發現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中間為悅嬣的媽媽,右為周旭薇導演。(攝影/駱慧雯)

台灣每天新增55名早產兒

在台灣,每10個新生兒就有1個早產,平均每天新增55名早產兒。由於身體器官發育未成熟,早產兒在出生時就面臨種種的生命挑戰,包括感染、呼吸窘迫和體溫不穩等併發症,接受治療是讓他們活下來的第一個機會,但若要健康地、平安地長大,他們還需要第二個機會,以求改變發展遲緩的命運。

新生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馬偕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專責主治醫師許瓊心表示,在全國早產兒人口中,出生1501公克以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占比約10%。早產兒出現發展遲緩的機率很高,特別是極低體重早產兒,更需持續長期的追蹤檢查。

極低體重早產兒 發展遲緩比率高

早產兒基金會長達20年共追蹤1萬9177名極低體重早產兒的健康,涵蓋率占全國近8成。早產兒基金會董事暨耕莘醫院小兒科醫師鄒國英表示,結果發現其神經動作發展及視聽力檢查輕度異常者有35.3%,中度異常為10.8%,重度異常為13.8%,顯示極低體重早產兒確實較容易發育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介入。

鄒國英醫師表示,超過3成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有神經動作或視聽力發展遲緩的現象。(攝影/駱慧雯)

許瓊心醫師強調,極低體重早產兒在2歲前的評估篩檢與持續追蹤極為重要,從矯正年齡6個月起,需要每半年持續地追蹤早產兒各項發展,及早發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及早轉介進行相關療育。一般來說,3歲以前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成效最好。

不過,早產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可能不僅有2年!許瓊心醫師表示,目前國內對極低體重早產兒的健康追蹤大多僅到2歲,少部分到5歲,但國外已經追蹤到7、8歲甚至青春期階段,建議政府應該在早產兒學齡前都做定期的健康追蹤,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讓小腳ㄚ健康長大!長期追蹤有必要

目前在早產兒基金會與全台22家合約醫療院所的密切配合之下,仍有2成極低體重早產兒成為漏網之魚,未能定期做追蹤。因此,早產兒基金會與周旭薇導演合作拍攝紀錄短片「給早產兒~第二次機會」,透過鏡頭真實呈現早產兒的故事,呼籲大眾重視這群孩子的健康問題和把握治療時機的重要性;另呼籲政府比照日本,積極介入並推出國家型的追蹤計畫,投入更多醫療資源,讓早產兒的生命有公平的起跑點!


2016-4-20 03:40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