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其他資訊]布袋戲淵源1 [打印本頁]

作者: purple     時間: 2007-1-24 09:16 PM    標題: [其他資訊]布袋戲淵源1

布袋戲相傳發明於泉,約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及至發榜,又名落孫山,廢然而歸。偶見鄰人 繰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不料震動遐邇,爭相聘演,後遂以此為業,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夢之靈驗。(引自台灣省通誌卷六學藝志藝術篇)
掌中戲是何時產生的,文獻資料中難尋恰切的文字記載。據一般民間傳說,它始於明代嘉靖年間,由「講古」(說書)的說唱形式,得提線木偶戲藝人指導,蛻變而成。產生在提線木偶之後。但此說有個漏洞,因掌中木偶是直接操作,所以容易學,但提線木偶是間接操作,操作的難度較大。文化進化史的常態應該是先易後難。似乎掌中木偶應出現在前,才合乎常規。

「台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上寫道: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碑史,與說書同。“如實地反映了布袋戲產生於說書的藝術軌跡。
掌中戲又稱為布袋戲,但為何取「布袋」一詞,其緣由有三:一是掌中木偶的形象構造必具有布內套(俗稱為尪仔腹或尪仔袋),以布內套連接頭部及四肢,外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套之中,所以其指的布袋就是從戲偶內的尪仔袋而來的。一說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面粉袋就能裝下,用不著戲箱來裝木偶,輕裝簡載,到處流動演出,因稱之為布袋戲。另一說是,在掌中戲台下有個特殊的舞台裝置,即在舞台面(俗稱戲板)的底下張了個袋形的布篷,演員在演出前把一個個木偶伏臥在布蓬上,供演員順著手勢套著木偶上場。

關於台灣布袋戲的演變和發展,根據學者江武昌的研究,可以分成八個階段:

(一) 籠底戲時期
「籠底戲」是指最早由唐山師父所傳授表演,或是家傳戲班從大陸帶來台灣時所演出的 布袋戲。

(二) 北管戲時期
北管布袋戲大約形成於清光緒年間,是布袋戲本地化的開始。因為北管音樂是當時台灣最普遍流行的音樂,所以布袋戲紛紛改用北管。北管音樂高亢明快,使得布袋戲在表演技巧上做了許多創新,最明顯的是武戲部份,增加了跳窗、擺陣及對打等特技,有時還以奇禽異獸吸引觀眾。

(三) 古冊戲時期
民國初年,布袋戲觀眾最喜歡章回演義小說的情節,如封神榜、三國演義等,另外有些戲演述歷史上清官斷案的事蹟,如彭公案、施公案等,是為「公案戲」。
(四) 劍俠戲時期: 1920年代,江湖奇俠仗義除惡的故事又成為布袋戲的一大特色。主要腳色多是入世的佛道人物,尤其道教往往代表正義的一方,幫助清官賢良打擊邪魔和江湖敗類。這時台灣南部的布袋戲,在音樂方面已經形 成南管、北管和潮調混用的局面,而北部大抵仍然保持北管音樂,只有李天祿的「亦宛然」改唱京戲。

(五) 皇民化運動時期
1937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統治台灣的日本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禁止傳統戲曲演出中國歷史故事,禁止用中國、台灣語言唱戲曲。這時候產生了帶有日本色彩的布袋戲,甚至有七個布袋戲團被組為 「演劇挺身隊」,完全演出日本武士道的情節。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失利,為鼓舞軍心,又將布袋戲團主組成「移動藝能奉公會」,做為日本政府的政治宣傳工具。

(六) 反共抗俄劇時期
1951年初,中國國民黨為了使台灣地方戲曲具有反共抗俄的意識,於是布袋戲也組成了「愛國劇團」。但整體來看,這時期的布袋戲,對光復後布袋戲的發展影響不大,劇團也不過是應付政策,多加上幾句宣傳口號而已。

(七) 金光布袋戲時期
1948年李天祿演出「清宮三百年」,內容敘述少林寺洪熙官、方世玉等俗家弟子三建少林寺的故事,受到熱烈歡迎,開啟了金光布袋戲的先河。後來西螺「新興閣」的鐘任祥和鐘任壁放棄了傳統鑼鼓音樂,改 用西洋電影主題曲配樂,運用七彩變幻的燈光和火炮,來加強神秘超凡的震撼效果,以上中下三層宮殿、山水樓閣、奇岩怪穴的立體布景戲台,取代傳統的木雕小戲台,虎尾五洲園的黃俊雄還加大了木偶的尺寸。 金光戲也稱「金剛戲」,因為這類布袋戲的人物多是武林人物和修道者,有金光護體。每次上場,多用彩色布條在身旁搖動,表示金光飽滿。而道行較高、功力較強的人物,甚至使用七彩霞光,無論死傷幾次, 總能起死回生,練成更超凡的武功,有如金剛不壞之身。金光戲盛行的期間,約在1954 年至1965年之間。

(八) 廣播電視布袋戲時期
1961年前後,金光布袋戲正流行的年代,寶五洲掌中劇團的鄭一,就曾把所演的布袋戲錄音下來,交由廣播電台演出,結果大受歡迎。從此效法的人很多,一時間廣播布袋戲風起雲湧。差不多同時,黃俊雄自 資拍攝了一部電影布袋戲《西遊記》,賣座非常好。而1969年台視首先聘請李天祿演出《三國演義》,開啟電視布袋戲的序幕,當時有國語配音,但效果不好。直到1970年黃俊雄在台視演出《雲州大儒 俠》,一舉轟動,由每週一集,增加到兩、三集,最後每天中午演出,全台灣如痴如狂,男女老幼、士農工商,莫不為劇中主腳史豔文著迷,把電視布袋戲推上了最高峰。黃俊雄接連演出了《六合三俠傳》、 《大唐五虎將》、《三國演義》、《西遊記》、《雲洲四俠傳》、《雲洲英雄傳》等好戲,卻在1974年新聞局「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的一紙禁令下禁演。1981年電視布袋戲開禁,可惜氣脈中挫,不復原來的 聲勢。1988年以後,電視布袋戲幾乎絕跡。不過近來電視布袋戲轉戰有線電視台,又有復甦的跡象,所謂霹靂布袋戲,風雲再起,甚至有戲迷後援會的組織,前景可期。

布袋戲的戲神是「西秦王爺」和「田都元帥」。一般而言:「西秦王爺」是一位有黑鬍鬚的中年文士,「田都元帥」是一位禿頭、笑臉的童子。

這兩位神祇的傳說很多,讓我們來看一看較為人們所傳頌的說法:
西秦王爺:西秦王爺是唐朝的樂官,因為善於彈奏琵琶、製作樂曲,所以被召入宮。後來,安祿山叛變時,他行刺安祿山不成而殉國,於是唐明皇敕 封他為西秦地方的王爺。而西秦王爺曾用椰子殼製作胡琴,創下北管福路派,成為北管戲的祖師爺。布袋戲界有「禁說蛇」的禁忌,是源自於有一回,西秦王爺領兵出征,於山谷被蛇精所困之故。

田都元帥:田都元帥是唐朝人,名叫雷逢春。出生時被丟棄在田中,因得螃蟹吐 沫而得以存活。後來因為他用竹子製成洞蕭、笛子、拍板、胡琴等樂器,被召入宮成為樂師。在宮中受到奸臣所害,文代武職,領兵北征, 因不懂軍事,被困城中。此時,他心生一計,令兵士用獸皮製作許多人偶在城牆上演出,趁敵兵看的入迷時,一舉反攻,大獲全勝。凱旋 回朝後,被敕封為田都元帥。又因為他創絲竹之樂,所以尊奉為南管戲的戲神。布袋戲界也有「不吃毛蟹」的禁忌,是源於田都元帥被毛蟹所救之故。

[ Last edited by 陰川蝴蝶君 on 2007-10-14 at 07:02 PM ]
作者: 陰川蝴蝶君     時間: 2007-1-25 09:02 PM
神豬版大.....分帖....細膩....清楚.....好有心
感謝分享文章......................

作者: 劍雪無名     時間: 2007-1-25 09:31 PM
哇 神豬道友你真的讓我慢慢愛上你了你的文章是自己想的 還是轉帖的呢?
作者: purple     時間: 2007-1-25 10:54 PM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陰川蝴蝶君 at 2007-1-25 09:02 PM:
神豬版大.....分帖....細膩....清楚.....好有心
感謝分享文章......................

小蝴蝶~快別這麼說啦~俺要是有您的百分之一就不得了了~
俺還得多跟您與劍雪學習~


  Quote:
哇 神豬道友你真的讓我慢慢愛上你了你的文章是自己想的 還是轉帖的呢?

俺是遊遍大江南北~尋覓來的啦~可算轉帖也可算整理而已啦~

您愛上俺是俺的榮幸呀~請別愛俺愛的太深喔~小心劍嫂吃味喔~

作者: RING     時間: 2007-1-25 11:19 PM
阿爸喂~~你是黃氏宗親會的嗎?? 這麼清楚??
真正是落落長耶~
嗯...史艷文的不說
我這2005年才開始真正接觸布袋戲的人還真是要好好的來研究一番~

謝謝你啦~你好厲害喔~果然是強者~果然是高手高手高高手~

作者: purple     時間: 2007-1-26 12:01 AM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ING at 2007-1-25 11:19 PM:
阿爸喂~~你是黃氏宗親會的嗎?? 這麼清楚??
真正是落落長耶~
嗯...史艷文的不說
我這2005年才開始真正接觸布袋戲的人還真是要好好的來研究一番~

謝謝你啦~你好厲害喔~果然是強者~果然是 ...

大姐頭~妳真愛說笑呀~妳也知俺是忠實布袋戲迷呀~這些資料是俺從以前就慢慢收集而成的~還有很多~只是編輯的很累倒是真的~哈

高手不敢當啦~妳真愛虧俺耶~

[題外話]~請問俺過年要去哪戶找妳拜年呀~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