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其他資訊]古典v.s.金光──淺談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概況與特色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釵
時間:
2007-1-22 11:35 AM
標題:
[其他資訊]古典v.s.金光──淺談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概況與特色
由於金光派布袋戲的超猛發展,自黃俊雄創造的史艷文時代起就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新勢力,金光戲的革命性演出型態,大大地有別於傳統布袋戲,為了區別兩者,漸漸地就出現了古典或傳統布袋戲的說法,所指的都是改良前的掌中戲,而不管是傳統還是古典的稱謂,其實也沒有所謂的標準原型、規套,就同一套傳統戲齣來說,李天祿演的跟許王演的就不一定相同,因為每個藝師在習藝時所學到的技藝部份就都不同,加上長年來記憶力的退化,還有演出時的即興狀況,往往同一齣戲碼會有多種演出風貌,就算是同個頭手(主要操偶手)今天演的跟昨天就會有所不同,所以是很難有古典布袋戲的定論,只能認定是一種籠統的泛稱。不管是傳統還是古典,與金光戲的最大不同在於他有一套自成格局的古典表演美學,和一種演出時的即興能力。這是講究拍攝製作的金光系所無法比擬的。
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源流概況,和台灣的絕大部分劇種一樣,都從大陸傳入,隨著移民部落開始在台落地生根,一些大陸沿海的文化習俗也跟著流傳進來,與其他戲曲、劇種間互相交溶影響,也隨著進入各地部落、語系間,產生在地化的新元素,每個劇種,不管小戲、大戲、還是偶戲也好,都不斷加入、產生新演出形式,到後來發展出一套台灣化的劇種。
布袋戲的發展也是如此,十九世紀中葉後,原本即在閩南地區發展盛行的布袋戲,隨著泉洲、漳州與潮州的移民渡海來台,一些唐山師傅開班授徒就將這門掌中技藝流傳全台,初期由於泉洲來台的兩大高手(「金泉同」的童全與綽號「貓婆」的陳婆,在掌中界素有「南管雙璧」之稱,是一代宗師)在艋舺教戲,奠定布袋戲基礎也傳支分葉,這時以南管為後場配樂的泉洲布袋戲風,也就成了台灣最早的布袋戲型態,一般稱之為「南管布袋戲」,就成了台灣布袋戲史上首度成形的風格。講究劇情曲折、對話典雅、唱腔婉約的南管布袋戲,深具傳統知識份子的繁文縟節特色,也被稱之為「文人戲」。但是到了清光緒末期、日治初期,逐漸被喧囂熱鬧、節奏明快、通俗易懂的「北管布袋戲」所取代,「北管布袋戲」顧名思義就是將後場配樂改為北管,而布袋戲的發展也隨著「北管布袋戲」的大眾化特色,成為台灣民間最受歡迎的戲劇娛樂,就是因為他的吸引力較強,突破「南管布袋戲」的文人格局,成為中下階層、民間廟會、迎神賽事的最愛,而成為本世紀以來的布袋戲主流。「北管布袋戲」一直到日據時代的「皇民化運動」,台灣戲劇全面性地受到打壓才稍微沉寂。光復後,黃海岱改良的劍俠戲興起才又取代了布袋戲的娛樂地位。
就傳統布袋戲劇場結構來看,他的特色在於舞台與後場音樂,舞台高約五、六尺,寬約四尺,深約兩尺,構造像是一座佛龕,有門柱、門楣、房間、床帳、桌椅等,後來這種戲棚改良成六角樓(或稱彩樓),彩樓構造精美,有蓋子、底座、柱子及屏三大部分,除了雕工精美外,戲棚兩旁柱上常雕有對聯,道出掌中特色,像是「五洲園」:「一聲呼出喜怒哀樂,十指搖動古今事由」,後來的戲班為了裝運方便,傳統講究雕工的彩樓就很少見。從前戲班都要有「戲籠」才能出團演出,所謂的「戲籠」就是戲班所有設備用具的總稱,包括戲棚、戲偶、服飾、道具及鑼鼓吹絃等全套樂器,因為偶戲使用道具不多、也小,往往可以裝箱成一、二籠,挑著到處走、到處表演,所以民間布袋戲業者有所謂「整班」、「整籠」、「整戲籠」之說,就是指投資購置戲籠後就可邀及演師、樂師演出了。可見設備的重要性。
台灣布袋戲的發展如前所述,是由南管而北管,在戲文與音樂上就是由文而武的轉變。就戲班後場而言,通常有四人,一人負責打鼓居於領導地位稱為「頭手鼓」﹔一人打鑼,另兩人負責絃吹、二胡、月琴等。對於戲班而言,前場頭手的唱曲、唸白、技藝固然重要,更要有精良的後場搭配,才能將劇情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戲界看戲的好壞就是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就這點而言是與金光戲很大不同。
就演出型態來看古典布袋戲,除了擁有講究精美的「戲籠」外,演出時的即興表演能力仍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不管加入唱唸、口白與曲調的神來之筆,就憑著前後場的默契不時會出現即興的表演,像是前場忘詞時,就會自己胡亂編點台詞、加些動作﹔或者曲牌突然就換了,就看當晚演出時候玩得興致如何。像是「西田社」負責後場的師父,就感嘆地說後場不受重視,要不然後場音樂是有很多變化、很豐富,也是台灣民間表演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以前在走野台時,看觀眾的反應就可以用樂器跟他們發生互動,是很好玩的。現在這些師父,從以前的專職音樂,到現在只能當作興趣偶而有需要時才出來過過癮,「實在很可惜」,台灣布袋戲現在留下來的指示演出的形體,最重要的音樂都沒有留下來。
當前台灣的布袋戲班,擁有固定後場班底,演出北管或平劇布袋戲者就只剩下台北許王老先生的「小西園」,在金光戲與新興娛樂媒體的全面威脅下,古典布袋戲成為瀕臨失傳邊緣受保護的民俗文化,像是教育部扶持的重要藝師李天祿,以及政商關係良好的「西田社」,才在本土意識與精緻文化的作用下偶而受邀演出,然而,這種本土文化的光環象徵,又使得傳統布袋戲失去了他原先大眾化的娛樂功能,而成為學界研究的標本對象,或者是文化機構保存的櫥窗展示內容。
金光戲用唱片、電子音樂取代傳統後場的配樂方式,最大的表演型態改變就是缺乏了即興的可能,也缺乏了現場配奏的臨場感與真實感,特別是鑼鼓吹絃的古樸聲韻,是電子音樂所不能取代的。
金光戲不僅因音樂上的變革,在劇場結構、戲偶尺寸上都已做了革命性的改變,「戲籠」被彩繪的布景戲台所取代,更將常可見霓虹燈、乾冰、火焰噴霧、動畫效果的現代化聲光配備,而以往沒有NG的一貫流暢演出,被一幕幕分鏡畫面、電腦畫面,一幕幕剪輯起來,配上聲音、音樂的機械化流程所取代。整個表演型態已然不同,一個是看演師的身手、樂師的能耐﹔一個是看現代科技精密作業的效果。但是兩者都是以人操作木偶的偶戲特色,都是以戲偶代表眾生、劇情反映人生的以戲諷世哲學。或者說是雖然表演手法已然不同,其實都是「戲說人生」的「做戲痴、看戲狂」的特質啊,兩者也都是不同時代裡受歡迎的大眾娛樂。也許百年後,現在為了因應時代需求而有的金光戲就又被歸類為傳統布袋戲的一環,台灣的布袋戲不正是一直與社會產生對話的大眾娛樂,而一直也在演變的嗎?
轉址於霹靂網
[
Last edited by 劍雪無名 on 2007-1-22 at 05:38 PM
]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