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知識〕[技術報告]單核不死 還更具活性! -- 2006/11/06 [打印本頁]

作者: sodown     時間: 2006-11-9 07:44 PM    標題: 〔知識〕[技術報告]單核不死 還更具活性! -- 2006/11/06

引用來源:電子時報http://www.digitimes.com.tw

(郭長祐/DigiTimes.com) 2006/11/06


雙核話題從去(2005)年4月開始引發,且從市佔大廠的規劃、宣傳來看,未來一切的處理器陣線都將是雙核,同時也已經開始上看四核,如此而言未來將會是全面多核的世界嗎?從此就再也沒有單核處理器了嗎?

 答案肯定不是,單核不僅不會停廢,反而比現有主流雙核(及未來四核、多核)有著更多樣、靈活、彈性的推行發展方式。此言是否為真?關於此筆者能以實例為證,且不僅一例,而是多例,以下將逐一向各位說明。

■嵌入式處理器、板卡

 為了避免與Intel正面衝突與另闢出路,很早x86相容處理器業者就積極拓展PC之外的嵌入式應用,包括用於電子彈珠台、投幣式點播機等,之後也用於精簡型電腦、STB視訊機頂盒、ATM自動櫃員機、POS端末收銀機、KIOSK資訊服務亭,時至今日此一路線及發展也依舊持續。

 過去這方面的嵌入式應用都用單核處理器,然而即便在未來也沒有太大的必要更替成雙核、多核,依舊使用單核也無妨,這類型的應用不需要強調效能,反而重視低廉、散熱,而雙核、多核的裸晶面積更大(意味著成本更高),散熱也更不易。

 舉例來說,VIA的x86相容處理器即幾乎全面朝嵌入式市場發展,至今也依然是單核,而Transmeta的x86相容處理器也類似,AMD方面也讓Geode系列維持單核,這些嵌入式取向的處理器都持續以單核為主,未來的強化提升構想也以更低成本、更高度整合、更佳的用電與散熱等為優先,可說是與雙核、效能完全反向的訴求。

 比較特別的是,有的業者是以提供單核處理器為主,至於搭配的系統電路板則由嵌入式應用的設計者自行發揮,另外也有由業者直接提供已經完成共通、大部分系統的嵌入式系統板,然後再由應用者以小幅修改、擴充來滿足嵌入式應用的需求,例如過去Sun Microsystems就提供UltraSPARC-IIe、IIi等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板,或如VIA也提供Eden等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板等,系統板作法除了能加速設計外,也較能確保相容性。

 ■嵌入式「矽智財」

 除了晶片(處理器)型態的嵌入、板卡型態的嵌入外,也可以有矽智財型態的嵌入,即是只提供處理器的架構圖或電路圖,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調修、整合,進而設計出更合乎特定需求的單晶片,此方面目前以ARM、MIPS最為大宗,同時近年來IBM也頗為積極,而Transmeta、Sun也努力拓展此一領域。

 比較不同的是,ARM、MIPS、Transmeta等業者所推行的處理器矽智財是以營運獲利為主,而IBM、Sun則比較傾向「均攤研發成本、增加用量規模、增加處理器架構的產業生態影響力」,這也是IBM為何要推行Power Everywhere策略、成立Power.org網站的原因,也是Sun為何要發起OpenSPARC專案的原因,期望藉此增加IBM POWER(含PowerPC)架構、Sun SPARC架構與x86架構抗衡的力量。

 說了這麼多,這些矽智財授權也都是以單核為主,僅有少數開始提供雙核,如MIPS、POWER等,而且即便有雙核矽智財授權,主要也是為了滿足電信、網路設備等的高速交換性應用,除此之外仍無迫切改行雙核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隨著FPGA的高速化、大型化發展,未來軟核型態的單核處理器將會被更廣泛運用,而非每次都要以ASIC方式開光罩產製。

 ■金磚四國(BRIC)市場

 金磚四國被認為是下一波最具潛力的市場,且若干市場特性近似於美國,皆屬單一、連續的大宗市場,用量規模極大,不過眼前的消費力仍無法與歐美日相比擬,所以除了用量大之外,也很重視單價的成本。

 由於成本是BRIC市場的一大重點,所以現有以BRIC理念出發的產品都在發佈之初就設定好目標價位,例如AMD的PIC就訂在180美元,往後即便推出後續機型的PIC 2、PIC 3也都會低於等於此價位。同樣的,MIT的OLPC初期設定在100美元以下,即便之後無法實現,也會對外公佈新的可能成本價位:139美元。

 如此很明顯的,在成本、單價的考量下,自然仍是以單核為主,雙核、多核反而討不到便宜。更進一步的,在印度、巴西等國度因氣溫較高,所以對處理器的散熱特性(或機內散熱設計)也會更重視,這同樣又是雙核、多核的一大痛處。

 ■良率、省電、相容考量

 很久以來半導體就經常要在生產及銷售間求取均衡,生產出有瑕疵的晶片若完全報廢將會墊高成本,因此只要不是極大的壞損程度,通常會以降等方式銷售,例如8031微控制器即是內部ROM壞損的8051,80486SX微處理器即是內部387浮點運算單元壞損的80486DX,此外近年來多平行管線的GPU也都有類似的作法,若干管線壞損的GPU也是降等來銷售。

 所以,雙核處理器若產製時出現瑕疵,壞損了其中一個核,那麼也是可以降等成單核來銷售,特別是每次換替新製程技術時,生產製造良率也是最不易控制掌握的時候,壞損瑕疵必然會增多,這時還是可以有單核版的銷售,倘若這些還能銷售的單核統統直接報廢而放棄銷售,那麼成本就會轉嫁到其他的成功雙核、多核處理器上,使銷售價位更高,由此可知單核必然會存續。

 再者,雙核在某些情況下也等同於單核,例如在省電管理機制的設計上,可以在運算工作量低負載時而關閉其中一個核,而維持單核運作。或者,當系統載入的作業系統僅支援單核時(如MS-DOS、或其他嵌入式作業系統、即時作業系統等),那麼在開機的初始程序中大可直接將另一個核進行關閉,否則也是徒耗電力。

 ■新世代遊戲主機

 即便是新一代的遊戲主機(Game Console),其所用的微處理器也多傾向於單核,或只針對特定的運算單元進行多核化,如Sony PS3所用的Cell處理器,嚴格而論只有單精度浮點運算部分是多核,整數運算、泛用運算部分仍是單核,即便是後續新版的Cell(研發代號:DD2)也只是將單核單緒小幅提升成單核雙緒而已,依舊是單核架構。

 同樣的,Nintendo Wii所用的處理器(研發代號:Broadway,百老匯)也是單核的設計,只有Microsoft Xbox 360比較特別,是採行獨特的三核架構。事實上遊樂器主機的運算設計重點是在GPU,CPU反而成為次要、輔助的角色。

 更進一步的,Cell處理器也會用於Sony、Toshiba的高清晰數位電視(HDTV)上,此外也用於IBM、Mercury Computer Systems的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中,且主要推行在一些特用運算領域,如軍事設備、工控設備、醫療設備等。

 ■今日CPU「核數」=昔日CD-ROM「倍速」

 最後,各位是否還記得數年前CD-ROM光碟機的倍速競賽?當CD-ROM達16X、24X的倍速後,雖然後續仍有業者推出更高倍速的機種,但對消費者而言已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反而因為提升倍速而帶來其他的副作用,如高速時的噪音、震動、挑片等。

 同樣的,CPU是否能持續增加核數下去?其實也多所疑問,不僅供電、散熱難以支應,進出CPU的前端匯流排(FSB)頻寬也必是一大瓶頸,如此核數的增加就無法帶來更顯著的效能提升,反而會產生更多的副作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雙核、多核也可能是一種危害,對x86伺服器而言,近年來以超薄、刀鋒伺服器較為熱門,而雙核、多核的散熱特性使其較難運用在此類的伺服器上。x86工作站方面也可能因此更被高階x86桌上型電腦所侵蝕,使用戶都去購買單顆雙核、四核的桌上電腦,而不去購買過往傳統以雙CPU接座設計的工作站。而筆記型電腦方面更是對雙核的用電控制要更費心神。

 如此看來,處理器應該更重視散熱、用電、頻寬等層面,對於嵌入市場還要講究整合彈性,對於BRIC市場還要重視價格性,即便是往高階伺服器系統發展,也當是重視互連頻寬、可靠機制、虛擬機制等設計,加上多核最好還能搭配重新撰寫、編譯的程式才更能獲得發揮,凡此種種都可瞭解:即便是單核,都還有一堆取向特性有待努力,徒增核數除了讓基準標竿測試的數字更美麗外,對各類實際應用恐是多害少益。
作者: sun678     時間: 2006-11-10 08:19 AM
又增加一種知識.............謝謝
作者: fm06     時間: 2006-11-21 09:57 AM
感謝大大熱心分享技術分析及cpu技術的演進
謝謝你
作者: amy60926     時間: 2007-3-19 12:20 PM
感謝 sodown 管理版主 大大熱情分享

[技術報告]單核不死 還更具活性

祝福各位大大們  新春快樂  豬事大吉
作者: 天地     時間: 2007-4-25 12:46 AM
感謝版主用心分享知識,這技術分析很詳細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