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易經]讀易紀要
[打印本頁]
作者:
dowzank
時間:
2007-4-30 12:35 AM
標題:
[易經]讀易紀要
根據老師的指點
我讀周易是先傳後經的
因此分享也會依此順序
由繫辭開始
===================
《繫辭上傳》第一章之一
《繫辭上傳》第一章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引文中紅字部分是這個天地宇宙的本體,天地卑高是客觀地存在的,因此無論人類加以怎樣的稱呼,也不會改變其本質,因此我們稱之為「第一義」。
第一義的存在是肯定的,要瞭解第一義可以透過觀察,不過道隱於榮華,第一義總是容易被俗見蒙蔽的,於是人便發明了另一種東西來描述第一義,這就是語言,乾坤、貴賤、剛柔都是描述第一義的語言,而易卦,亦是語言的一種。
雖然易卦等等的語言可以描述第一義,但它們始終不等於第一義,只是第二義。我們固然要靠第二義瞭解第一義,但同時必需緊記,第二義只是人為的東西,絕非等於天地本身。
引申出來
第一義既然是本體
自然可以衍生出無數第二義
例如「橙」本身是第一義
卻可以衍生出「橙是圓的」、「橙是甜的」、「橙是香的」等等第二義
各種第二義看起來互不認同
但其實內裡並無矛盾
補充一點
我這段說話也只是第二義
其實任何說話都只可以是第二義
這亦暗合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繫辭上傳》第一章之二
繫辭上傳.第一章曰:「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此段相對簡單,說的是陰陽二氣相交而成萬物,以至日昇月落,春來秋去,都是陰陽二氣互生互化而成。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此兩句多有不解,眾說紛紜,暫且放下,日後再回顧。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首兩句是指天道的特性,說的是陰陽轉化之理本是容易瞭解的。
可是如果天道之理容易瞭解,為甚麼現在的人都不能體察它呢?我會說這是因為凡人俗念太多,只見其運動卻不思考運動背後的規律,例如我們知道把一個足球拋上天空的話,足球必定會上升到頂點再跌下來,我們看到了這個現象,卻沒有想到這是至陽一陰生(太陽生少陰)的道理,同樣的陰陽轉化規律其實無處不在,而人亦有順從天道運行的傾向,因此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這幾句說的是人只要順從天道運行、陰陽轉化,做事就可以取得最大成效,其觀點與道家「庖丁解牛」之說多有相似。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這兩句說的是易雖然只是論說陰陽轉化,卻已經包含天道。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眾書多把此兩句解作「人只要順應天道,就可以與天地並立。」
我卻認為此說多有不妥,或可解為「只要順應天道,就可在這大千世界出現並存在,取得一位,成萬物之一。」
因為人不可長生,生極便要亡,此亦為天道,即使人如何跟隨陰陽轉化之理生活,也只可以延長生命,不可能免卻死亡,以人比天地,實有不智。
引伸
既承陰陽之氣而成物,就要依從陰陽之理,有生就有死,有存在就有滅亡。
既然如此,即「有」就不可長存,哪麼怎樣方可以不滅呢?
要不滅,唯一方法是不存在,此無極也。
無極者,既無生,又何來死?
《繫辭上傳》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
此幾句中甚簡,說的是周易的生成,「聖人」設八卦、六十四卦,觀察萬象而寫下卦辭爻辭、書明何吉何凶,以六爻的剛柔變換而顯示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此亦甚易,前兩句指卦辭中吉凶悔吝等字的含義,這是對人而言。後兩句指六爻剛柔變化亦可代表天地運行變化。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此兩句是對應上幾句的,三極之道是指天地人三才變化,六爻之動是六爻的陰陽變換,上幾句說了六爻既顯示了人和,也顯示了天時地利,所以說六爻之動就是三極之道。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這幾句也不難,說的是人應如何理解、運用易學。值得留意的是,「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這幾句說明了易理跟一般哲學不同,哲學普遍是可以單靠一個人的思考去印證發展的,例如西方的懷疑論、唯心論、中國的相對主義等等,但易理卻需要與萬象印證,而且印證得愈多愈好,此亦為易理的一個特別之處。
《繫辭上傳》第二章(二版)
周易.繫辭上傳.第二章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
此幾句中甚簡,說的是周易的生成,「聖人」設八卦、六十四卦,觀察萬象而寫下卦辭爻辭、書明何吉何凶,以六爻的剛柔變換而顯示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此亦甚易,前兩句指卦辭中吉凶悔吝等字的含義,這是對人而言。後兩句指六爻剛柔變化亦可代表天地運行變化。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此兩句是對應上幾句的,三極之道是指天地人三才變化,六爻之動是六爻的陰陽變換,如上文所述,六爻既顯示了人和,也顯示了天時地利,所以說六爻之動就是三極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六爻之動其實是雙向的,因為天地間任何變化都可以以六爻的排列變化來代表,所以此句除了指人在觀察萬象變化後以六爻的不同排列方式記錄下來之外,亦指人可以借變換六爻的陰陽排列來窺視天道演變的規律。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這幾句也不難,說的是人應如何理解、運用易學。值得留意的是,「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這幾句說明了易理跟一般哲學不同,哲學普遍是可以單靠一個人的思考去印證發展的,例如西方的懷疑論、唯心論、中國的相對主義等等,但易理卻需要與萬象印證,而且印證得愈多愈好,此亦為易理的一個特別之處。
此外,其實此段「君子」二字有一個特別之處,相傳易傳為孔子所著,姑勿論此說真偽,易傳中常有儒家思想透出總是事實,此處不說人玩易而得天祐而說君子玩易而得天祐,其實中間暗示了儒家天道與人德的關係,人玩易而明天道,行天道而得人德,得人德而成君子,而君子受天之佑。不過我認為這種君子的想法多有不善,對天道的探求反而是一種阻力,老子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既然已得天道,又何需拘泥人為之禮法?
「是故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這是說如果人如果以易理六爻的方式來瞭解天道並跟隨其規律,行事就可無住而不利,不過我認為此句容易誤導,我們要依從的,是天地之理,易理只是其中一個表達方式,慎之慎之。
易學補充之一
http://i141.photobucket.com/albums/r47/ricola_06/8.jpg
上圖是一副先天八卦圖
大家看到上圖有兩種符號,一個是「—」,另一個是「--」。
這兩種符號我們都叫它「爻」
「—」代表陽,叫陽爻
「--」代表陰,叫陽陰
八卦中每卦也是由三個爻組成的
每卦的排列也不同
這就是八卦
而六十四卦是由兩個八卦中的卦重疊而成的
因此六十四卦的卦有六個爻
繫辭中說的六爻就是指這六個爻
[
Last edited by dowzank on 2007-6-1 at 06:53 PM
]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