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資訊快遞]神農嚐百草 食物排排坐 [打印本頁]

作者: 傑斯     時間: 2006-1-12 09:00 PM    標題: [資訊快遞]神農嚐百草 食物排排坐

中醫對食物的分類

中醫把人的體質細分為陰虛、陽虛、氣虛、陰陽兩虛,或陰虛火旺、氣陰兩虛等等,而要維持身體的健康,首先應該從飲食做起。

「哎喲!你身體這麼差,趕快吃點食療補一補哦!」中國人總是認為「醫食同源」,身體稍覺疲憊、臉上多冒了痘子,就習慣要找點能「調整體質」的食物好好地吃,希望身體狀況能快點改善。或許崇尚西學的人會覺得這根本是「nonsense」,現在都21世紀了,就是因為這些老掉牙的學說沒有用,才會有西醫西藥的發明。但可千萬別小看中國老祖先的智慧喲!因為藥食同源確實有用,不只是中國人這麼認為,這幾年在國際體壇大躍級的韓國人也靠著從中國傳進的食療,讓他們的強健體魄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吃對食物健康加倍

中醫認為人有哪些體質?大家可能都聽過「冷底」、「火氣大」等的體質形容,其實不只是這些,中醫把人的體質分成寒、熱、虛、實,再用陰、陽來區分症狀的程度,但同樣都是虛症,還細分成陰虛、陽虛、氣虛、陰陽兩虛,或是陰虛(盛陽)火旺、氣陰兩虛等等,而中醫認為對人體健康的維持,首先應該從飲食做起。不只是從戰國時代的名醫扁鵲就曾說過「為醫者,當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的話,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師吳明珠表示,中藥的上、中、下品分類中,所謂的「上品」,指的就是可以經常食用做為保健的藥物,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食療」。

舉一個大家在早餐外食時可能常會吃到的食物─四神湯,這道大家以為是以豬腸為主的湯品,其實是以茯苓、山藥、芡實、蓮子、薏仁等無毒、且天天吃也無妨的食材兼藥材做出來可以滋養強壯的湯品。因此,除了一般被列為必須適量服用來保健及治療的中品藥,還有不可長期服用,必須在醫師指示下使用的下品藥以外,食物也被中醫做了很多的分類,包括四氣、五色、五行、五味等等。

古老智慧的結晶

為什麼中醫要把食物做分類?其實這也不是醫師刻意要把食物做不同的區分,中醫本來就是經驗法則,像現在的中藥方劑大多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雖然現在並沒有做過什麼試管實驗、動物實驗或人體實驗再來證實它的療效,不過中醫師和中國人都相信,因為它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用實際人體試驗的食用結果做成的紀錄,也就是所謂的「驗方」,而中醫的食物分類,也是採用人體吃下食物後產生的結果做不同的分類,跟人體的熱症一樣,吃完會讓人體產生全身熱血賁張的食物,例如人參,在冬天吃完以後會覺得全身熱氣十足,就稱為「熱性食物」,而比熱性食物的效果再弱一點,則稱為「溫性食物」,如果吃了完全沒感覺,也就被列為「平性食物」,如果像是西瓜這種在夏天全身火熱時,吃完後讓人有全身涼快到底感覺的,那就是「寒性食物」,作用比寒性再弱一點的,則是「涼性」,這是所謂的「食物四氣」或是四性,不過因為平性的食物對各種體質都沒有妨害,所以雖然是五種性,但一般還是習慣說成是四氣、四性。

四氣以外,民眾最了解的還有「五味」食物,所謂五味包括了辛味,如薑、蔥、辣椒等;甘味,如紅棗、桂圓、蜂蜜等;酸味,如烏梅、山楂、石榴等;苦味的苦瓜、白果,以及鹹味的海帶、紫菜等。

至於這幾年來很受餐飲業和新興中藥食譜歡迎的「五色」食物,很簡單,食物的分類就是從食物表面上呈現的顏色來分類,一般分成了白色食物,像是米、麵等,其次則是黃色食物,例如花生、大豆。紅色食物指的是各種帶著血紅素的肉類,綠色食物則是各種有葉綠素的蔬菜、水果,而最受現代人歡迎及注意的則是黑色食物,包括芝麻、黑豆、黑木耳等等。

也是近年來才被提出來的「五行」食物通常是配合著五色和五味,五行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金、木、水、火、土,屬金的食物是五色食物中的白色,五味食物中的辛味食物,屬木的是青色、酸味的食物,屬水的食物是黑色、味鹹的食物,而黃色、味甘的食物則是屬土。

    "常春電子報"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5-11 at 06:21 PM ]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