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醫學新知]關於猝死 [打印本頁]

作者: clairvoyant     時間: 2006-11-1 05:43 PM    標題: 美研究:嬰兒腦幹異常致猝死 趴睡更危險


科學家相信,他們已經找出嬰兒猝死症的病因。美國研究人員檢視數十起猝死的嬰兒屍體後,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徵,也就是腦部出現異常,以至於無法偵測到自己體內的供氧量不足。因此,罹患此症的嬰兒常在睡覺中窒息死亡,尤其是在趴睡時更為危險。

由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派特森所領導的美國團隊,分析了31具猝死嬰兒的屍體,並和10具因其它因素而死亡的嬰兒屍體進行比較。先前已有研究認為,嬰兒猝死症與嬰兒腦幹的先天差異有關,而腦幹是負責控制呼吸、心跳與血壓的中樞。派特森的這項研究即是接續先前的研究而來。

過去的3項研究曾發現,猝死的嬰兒使用及循環血清素的能力遠低於其它正常嬰兒,而血清素除控制情緒外,還有其它的用途。派特森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這項研究,為血清素與嬰兒猝死症的關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確證。研究人員也說,他們找到的是嬰兒猝死症共通原因的最強烈證據,也開啟了診斷與治療該疾病的可能性。

在猝死嬰兒的腦中,製造或使用血清素的腦細胞是一般嬰兒的兩倍;但是猝死嬰兒使用血清素的腦細胞卻少了許多可以讓血清素「駐足」,並且發出化學訊號的地方。

研究指出,腦幹出現的些微差異,就可能損害到嬰兒感知體內二氧化碳量與氧氣量的能力,進而增加嬰兒吸入自己排出的二氧化碳的危險,導致嬰兒變得缺氧。研究說,正常的嬰兒會在體內二氧化碳量上升時醒來、翻身與加快呼吸速率,但是猝死的嬰兒卻因為血清素系統的缺陷,傷害到這種反射性動作的能力


作者: 29252530     時間: 2008-4-15 10:54 AM    標題: [醫學新知]關於猝死

猝死如何能防?
Sample Text 令人遺憾的例子
2月23日晚間11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先生前往超市購物,忽然暈倒送醫不治,享年48歲
3月4日下午台北大同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馮照明在中和國小運動忽然暈倒,生前有高血壓病死,疑因天氣寒冷加上劇烈運動心臟不適死亡,得年50歲
3月25日清晨科技新貴黃金明參加國道馬拉松,半途猝死,得年23歲

因為猝死總是發生的突然,有可能在睡眠、休息、輕度運動、活動中,突發心臟停竭而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暴飲暴食、情緒激躁、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突發狀況下,死亡。

然而猝死是否會遺傳呢?
根據2004年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在台灣醫學年會上曾報告關於猝死相關研究,父子兩人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成為猝死高危險群。

過勞死=猝死?
過勞即長期性疲勞,長期疲勞容易引發心衰、肺衰、腎衰、心肌梗、腦溢血等猝死,這種猝死主因通常為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等,只不過這些病的潛在性使過勞者忽略,容易引發嚴重後果。

誰可能會猝死
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個性積極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有抽菸者特別注意冠心病猝死;一般民眾發生機率為千分之一~零點五,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則有30%的機率。

須特別注意的四種症狀
1.喘,亦即所謂的氣促
2.頭暈,表示心臟輸出血量不勻
3.心悸,心律不整
4.胸悶

四種危險生活習慣
1.情緒過度激動:因為強大憤怒情緒之下,心臟負荷瞬間加大,可能誘發心室顫動而猝死
2.抽菸及刺激性飲食:抽菸才是最危險因子,避免抽菸更重要
3.睡眠太長或太短:經常熬夜或是嗜睡,會使人內分泌被打亂,心臟無法休息,猝死機率提高
4.工作時間過長:台灣人工作時數長,研究指出長期之下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增加3~5倍

檢查方法
健保給付項目: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掃描
自費項目:多層次電腦斷層掃描

請各位看到的人,再告訴身旁的親朋好友,多注意自身,因本人身旁已有朋友於上禮拜猝死過世,如能預防,請提早注意。
作者: NODOOR     時間: 2008-4-16 09:59 PM
我就有親身經驗
好在我老婆剛好在旁邊
救了我一命

我就是屬於過勞的類型
某天半夜剛睡沒多久
就被小孩叫醒要去上廁所

醒來後只覺得越來越口渴好像要休克一般
想說喝一杯水就回床睡覺
沒想到就在喝水當下倒地不起

醒來時就躺在老婆懷裡
老婆一直按我的人中穴道
並大喊我的名子
當時只覺得好累好累
還叫老婆不要吵

事後據老婆說
我當時已經全身僵硬發紫
真的很嚇人

而且發生只一瞬間
我完全沒有感覺
作者: 803887     時間: 2008-4-22 10:36 PM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對自已的身體更重視了謝謝大大的提供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