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養生保健]喝水的知識(合併相關文章)
[打印本頁]
作者:
erin19
時間:
2005-9-14 11:55 AM
標題:
別為了怕水腫而少喝水
早上起床,看到鏡中的自己又出現「泡泡眼」,很多人直覺得想到,一定又是昨晚水喝多了!
一般人想到「水腫」總是會認為與水喝多了,要不就是腎不好有關,事實上
「水腫」指的是體內液體過多聚積在細胞間隙的狀況,會造成體內水分積聚的原因主要與細胞外液及細胞內液的的鈉、鉀離子不平衡有關,並非與水分的攝取多寡有關,「水」因屬低張性溶液,多喝水對於鈉滯留體內所致的水腫,反而有改善的作用
。
所以有水腫的人不一定就是腎臟有問題,但有水腫的人一定要早期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瞭解真正水腫的原因
。一般來說
引起水腫的原因除了心肺衰竭、腎病症後群、糖尿病、肝硬化、紅斑性狼瘡等較嚴重的疾病,可能改變血管通透性外,長期站立或坐著工作、精神壓力引發的荷爾蒙失調、飲食太鹹等,或服用特殊藥物,都可能使靜脈循環不佳,以致局部(特別是腳)出現所謂體質性的水腫
。
體質性水腫是水腫中最常見的,尤其以女性為多,而
水腫又分為局部性水腫及全身性水腫兩種,局部性水腫,可由局部組織發炎、靜脈或淋巴管阻塞,所導致微血管的靜水壓上升或通透性改變或組織液無法順利回流至淋巴管所造成;而全身性水腫可由心臟、腎臟疾病所引起
。
早期水腫可能會出現,如眼瞼、面部浮腫,鞋子穿到下午就變小變緊了,全身有脹滿笨重的感覺,體重增加。
臨床上醫生在評估病患是否有水腫的情況,常用手指壓小腿皮膚,當皮膚凹陷不易彈起時,才被斷定為水腫症狀,但事實上當已出現皮膚壓之凹陷,舉手後未立即彈起時,體內的水分積聚已經可達4-5公斤了
。
而水腫依據不同的病因與發作情況又分為:
•體質性水腫:
部分患者的浮腫會發生在月經來臨前五天左右,但大部分此類病人,其水腫的發作與月經沒有關係
。
主要特色在於早上起床時並無水腫,但到了下午則小腿,腳腫脹厲害,體重早晚甚至可相差到一公斤以上,晚上休息時,尿液又特別多
。此類病患,事實上與健康人沒有兩樣,根本不需要任何治療,尤其不可自行使用利尿劑,因為反而會增加病情。
這種情況注意以下生活上調適與護理即可獲得改善若是因為月經的關係所引起的水腫,別擔心月經過後就會自然就會消除
。
•全身性水腫:
心因性水腫:
此種病人水腫先由足部、下肢或重力處開始,除了水腫外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尤其平躺時呼吸不順暢),
病人往往有心臟病病史,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情況。
腎因性水腫:
因
尿液中流失大量蛋白質所造成,水腫往往開始於眼瞼浮腫,而後逐漸遍佈全身
,此類病患的尿液分析中會有蛋白尿、血尿等尿液異常。
內分泌異常所引起的水腫:
一
般上述疾病的水腫,以手指加壓可見凹陷,若手指加壓不出現凹陷,可能要考慮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膠狀物質沈積於組織間隙的非凹陷性水腫
。
對於
疾病引起的水腫,一定要針對疾病的治療才是治本之道
。而
非疾病引起的水腫,通常改變長期不動的工作姿勢,坐姿與習慣,偶爾抬抬腿、多走動、跑跑步、多運動等,調整飲食習慣,少吃調味過多的食物或醃製物,穿上彈性襪,睡前將腿抬高,就能有效改善水腫狀況
,除此之外生活上您還需注意:
生活上的預防與居家護理:
1.
不要穿過緊的衣物,特別是在臀部及大腿很緊的牛仔褲、束腹、束腰等會造成腹壓增加的衣物
。
2.
生活規律不要過渡勞累,熬夜容易讓眼眶充血,造成眼部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及眼袋的問題,此外疲勞、熬夜也會造持身體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變差的主因
。
3.避免長時間穿著高跟鞋,或穿太緊的鞋子。
4.
不要久坐或久站,因為長時間固定不動的姿勢,都容易造成下半身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的浮腫
。
5.
避免重口味的飲食,鹽分不只是單指食用鹽或吃起來鹹的東西,其實是泛指所有的醬料、醃製物、或含鈉量高的飲料
,如:電解水、蕃茄汁等。
6.每天洗完澡後用,絲柏+天竺葵+葡萄柚精油,以濃度5%的比例混和基底油按摩雙腿,(小腿從腳踝按摩至膝蓋的方向,大腿則由膝蓋按摩向臀部的方向)
7.當症
狀持續2-3天並未改善時就應該就醫了解水腫的原因即早加以改善
。
作者:
★夢境晨曦★
時間:
2005-10-10 11:35 PM
標題:
秋燥 秋咳 多喝水
【趙山本/台北市仲景中醫診所醫師】
秋天溫差變化大,有些抵抗力較差的小朋友、老年人因「感冒」就診,只是這類感冒的症狀,並沒有
流行性感冒所容易出現的發燒、喉嚨痛以及四肢無力等症狀,反而出現
打噴嚏、流鼻水、鼻乾、咽喉
乾乾癢癢的,還有不斷乾咳的症狀,有些人還會出現皮膚乾燥,甚至異位性皮膚炎。其實這些症
狀都是中醫所謂的
「秋燥」
引起。
秋天氣候乾燥,燥邪傷人,易耗人津液,因此患者經常會感到口唇乾、鼻咽乾、大便硬及皮膚乾燥
。
由於
天氣燥熱但濕度降低,使空氣變得乾燥,造成上呼吸道黏膜及皮膚水分容易流失蒸發,病毒趁
虛而入,如果這時抵抗力差,就容易感冒
。
「秋燥」所引起的感冒症狀,也容易出現在鼻腔及喉嚨等上呼吸道,患者常覺得喉嚨癢癢的想咳嗽,
卻又咳不出來,又覺得喉嚨有東西卡住造成乾咳,有時咳了好久,會咳出一點點黏稠的痰。通常這
樣的
咳嗽如果沒有治療,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數年而造成慢性咳嗽,影響生活作息,讓人飽受困
擾。
有些小朋友
夏天猛吃冰、喝冷飲,造成脾氣虛或被寒氣所傷,加上抵抗力差,就容易因秋天燥熱之
氣傷了肺衛,引起咳嗽連連及乾咳,嚴重的還會造成痰中帶血,甚至咳到胸悶、胸痛,若未適時治療,
也易造成慢性咳嗽,導致上課無法專心,影響課業及學習,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
預防秋燥所引起的咳嗽,
平時應多喝溫開水補充水分,另可多補充溫和滋潤的食物
,如芝麻、蜂蜜、
胡蘿蔔等,及柿子、梨子等水果,
盡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燒烤等燥熱食物
。若出現咳嗽問題,及早就醫,
可用清燥救肺湯(天冬、麥冬、知母及貝母)改善乾咳症狀,濕痰、喉痛等問題,則可使用射干麻黃湯
(石膏、訶子及金銀花)治療。
如患者
使用上述藥方後仍無法停止咳嗽,就要確認是否因患有慢性鼻病或慢性咽喉炎,所造成的
長期咳嗽問題,這時的治療目標就要以消除鼻腔腫脹及暢通鼻道為主,可利用內服外敷方式,清除
上呼吸道內因鼻涕倒流所累積的膿液,消炎消腫,同時調整體質,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不再被秋
燥引起的惱人咳嗽所苦
。
【2005/10/10 聯合報】
作者:
sweet66
時間:
2005-11-30 11:37 PM
標題:
[養生保健]飲水養生-下午喝水最佳排毒時機
在對的時間喝水養生可不是「多喝水」就好,還必須湊合天時地利。
趙思姿實行超過五年的喝水養生,靠的就是在對的時間、喝對的水。
為什麼要多喝水?
趙思姿說,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
簡單地說,眼睛泡在水裡面、耳朵裡有平衡作用的水膜、腦裡有七成是水構成、連骨骼裡也有兩成是水,補充水分對身體而言,在於促進代謝和排毒。
不過,渴了才喝是錯誤的觀念,趙思姿說,人體的所有經絡運行跟時序息息相 關,只有喝對時間,對身體的排毒和代謝功效才能達到最大。
一天之內,只有早上七點到九點、下午二點到五點是喝水時機,趙思姿會在前一天用保溫瓶裝滿500cc的熱水,隔天起床就喝。
她尤其
建議女性最好喝溫水
,下午二點到五點是膀胱經運行之時,也是排毒的最佳時機,她會喝足800-1000CC的水,到了晚上幾乎不喝水。不會渴嗎?她表示,會渴,表示白天喝得不夠,只要喝水的時序調整好,久了自然不會在不對的時間發生口渴之事。
嚴加執行喝水時間表,還有減肥效果!
趙思姿減肥班裡的學生,第一件功課就是調整喝水作息,每個人施行下來,最少都可以瘦個一公斤,最重要的是如失眠、肩頸痠痛、嘴乾舌燥及便祕等文明病都不見了。
但是,喝多少水如何計算?趙思姿強調,八杯水不是放諸四海皆準,體重越重的人越需要大量的水來代謝排毒,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把體重乘以三十,就是個人需要的CC量,像體重五十公斤的人一日的水需求量就是1500CC,上午時段喝500CC、下午喝1000CC就足夠。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7-4-8 at 06:32 PM
]
作者:
purple
時間:
2006-2-5 04:00 PM
標題:
教大家健康喝水....「含一含再喝水」
喝水很簡單,但絕對不是嘴巴張開水倒進去就可以了,喝水最重要的步驟是:「含著再喝」
譚健民醫師教大家「如何喝水」!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喝水很簡單,但絕對不是嘴巴張開將水倒進去就可以了,
喝水最重要的步驟是:「含一含再喝」!基本上,喝水「含一含再喝」能有四種好處:
第一、咕嚕咕嚕的大口喝水,容易將過多的空氣喝入胃腸道中,而必然會造成胃腸的不適,所以要先將水「含一含再喝」,主要是為了避免吞入過多的空氣而導致脹氣;
第二、含一含再喝,可以使得入口的水溫變得與人的體溫相同,而不會過冷或過熱;
第三、可避免因快速喝水而導致胃一時間因快速膨脹,而刺激胃細胞分泌過多胃酸甚至消化酵素,而使得胃長期處於高酸以及高消化酵素的環境中,進而使得胃黏膜受到傷害;
第四點:我們感到口乾才會喝水的,所以「含一含再喝」可以讓嘴巴能有再多的時間享受一下水的滋味, 並進一步使得口腔黏膜有更多的時間來接受水份的滋潤,這也是喝水用以解除口乾的最好方法。
換言之,正確的喝水方法也是很好的養生保健之道。
作者:
傑斯
時間:
2006-2-18 06:17 PM
標題:
多喝水 遠離急性膀胱炎
憋尿、水喝太少可能導致急性膀胱炎。多喝水、不憋尿是預防急性膀胱炎不二法門,因為排尿時,可讓泌尿道附近的細菌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女性因為尿道短、尿道靠近陰道等原因,比男性容易罹患急性膀胱炎,因此更應該保持多喝水、不憋尿的習慣,千萬別因為工作求好心切,忘了這兩件大事。
此外,性行為也可能導致婦女泌尿道細菌感染引發急性膀胱炎,例如蜜月夫妻有頻繁的性行為,太太就容易發生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反覆發作才會造成腎臟功能受損,若只是單一發作,並不需太過緊張。
急性膀胱炎容易反覆發作的病患,最近研究證實,喝蔓越梅果汁或吃蔓越莓加維他命C含量豐富的食品,可以預防細菌附著在膀胱黏膜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與急性膀胱炎。建議急性膀胱炎反覆發作患者,除接受正規治療,保持多喝水、少憋尿的健康習慣外,可多喝蔓越莓果汁等方法來預防。
作者:
cheni
時間:
2006-3-27 10:15 PM
標題:
喝水勝過威而剛
喝水勝過威而剛
喝水勝過威而剛╱書田診所院長陳明村
每天喝水4000c.c. ---------- 保持性功能 . 爬樓梯 ---------- 健身保體力
把一家小診所,領導成全國曝光率最高的泌尿科診所,讓許多同業都很好奇陳明村的經營之道。
然而這位泌尿專科醫生更讓人訝異的是︰他的助性最佳法寶居然是喝白開水!
「多喝水」這可不是句廣告詞,而是書田診所院長陳明村的養生法寶。身為全國知名泌尿科診所的院長,每天面對上百名因為隱疾而求診的病人,陳明村不諱言,病患常常一開口就是問:醫師,要怎麼樣才能更「強壯」?
在威而鋼初引進台灣市場時,陳明村每天的病人中,10個大概有5個都對藍色小藥丸躍躍欲試,反倒是陳明村自己,從來不曾對威而鋼動心過,因為他早已有了助性的最佳法寶------多喝白開水。
許多人聽到陳明村的養生法,大都是一笑置之,以為他在開玩笑,畢竟如果喝水能助性,那根本就不會有性功能障礙的問題出現,也不會讓坊間春藥橫行。
喝水跟助性之間有什麼關聯,陳明村笑著說:絕對有關係。
喝水對哪些疾病有有效?
1. 感冒、發燒
2. 補充失去的水份,維持體內水分平衡
3. 結石性疾病
4. 沖走結石,協助器官有正常的水含量
5. 氣喘
6. 稀釋呼吸道分泌物
7. 便秘
8. 潤滑腸道,避免腸道失水
9. 膀胱炎
10. 沖走體內細菌
11. 痛風 : 痛風是尿酸積於血液中,並在關節四周的組織堆積尿酸鹽,喝大量的水可防止結晶體沈積,並使尿酸自腎臟排出 ..
●水是百藥之王
人體中水約佔體重的80%,可以帶給細胞所需的各種成分,順便把細胞中的廢物給代謝掉。
「水是百藥之王!」陳明村表示,水的清潔功能,可減輕器官的負擔,身體健康了,自然減低性功能障礙發生的機率,讓性機能健康正常。水可以調節體溫、幫助消化吸收、運送養分、預防及改善便秘等,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每個人都應養成每天至少喝6到8杯(約2000c.c.)白開水的習慣,陳明村也身體力行。並且勸人若沒有特殊疾病,「最好一天喝水4000c.c.」。
●補充水分的秘訣
陳明村指出,睡前、洗澡時候水分最容易流失,因此洗澡後最好要馬上喝杯500c.c.的水;如果有泡澡或是洗溫泉習慣的人,最好在浸泡前喝500c.c.的水,並避免在浴室停留太久,以免水分流失過多,否則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的現象。
另外,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一至兩杯左右的水分,特別是夏天,許多人都會開冷氣睡,卻不知冷氣的除濕作用,讓人體的水分更易流失,因此睡前最好也要喝杯水。
◎ 不能多喝水的人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喝水保健絕對是好事,不過對一些特殊疾病的人,可就不能隨便「多喝水」了。
成人的尿量每天控制在1500c.c.左右時,腎臟的負擔最小,功能狀態最好,不管是高於還是低於這個數字,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是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患者,本身排水功能已經欠佳,如果長期喝太多水,易導致心臟或腎臟超過負荷,因此有以上兩種疾病的人,喝水量必須請教醫師。
至於成人如何衡量水喝得是否太多,方法很簡單,只要大概估計自己喝的水量,跟排泄出來的水量,差距是否相當大,如果差距在1000c.c.以內,都還算可以接受的範圍,因為流汗排出的水量不易估算。
●爬樓梯是最方便的運動
除了多喝水的養生法寶,陳明村每天都藉著爬樓梯來鍛鍊身體,也因此醫院裡常常會有病患在樓梯間跟他不期而遇。陳明村認為爬樓梯可以節省等電梯的時間,特別在趕急診時更好用,如果樓層太高時,他會先爬5樓再搭電梯,下樓時是絕對走樓梯的。
陳明村爬樓梯已經有15年的歷史了,哪一天如果他沒爬到樓梯,就會覺得當天好像少做一件事,全身不對勁。
他說因為醫生的工作很忙,幾乎沒時間刻意去運動,爬樓梯不但最方便,且是隨時隨地可做的免費運動,在爬樓梯前,配合多喝水,還能利用重力與上下振動的原理,可把輸尿管的結石排出體外。陳明村不但身體力行,以爬樓梯健身,還鼓勵書田診所的同事跟他一起爬。
「多喝水跟爬樓梯,不用吃威而鋼,自然就能威而鋼!」雖然身為泌尿科專科醫師,陳明村不鼓吹使用藍色小藥丸,反而鼓勵大家跟他一樣,用簡單的方法強健身體,自然就能「助性」!
【Good for You】
水是身體最好的洗滌劑,可以幫助代謝體內各種廢棄物,不過有部分醫師則認為,喝太多的水,可能會無法完全排除,反而增加健康負擔。
像是一般的中醫師就不建議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喝水,以免影響體型。
醫界公認的喝水標準範圍是2000c.c./天(成人),這包括平常喝的湯,或是固體食物中的含水量,因此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吃喝的水,只要不低於2000c.c.都算是健康範圍,但如果是有腎臟疾病的人,因為體內不容易代謝水分,飲水量就要多問問醫師的意見了!
[Clinic(醫務室)]
各位看完了嗎?
還坐在這了看甚麼?
還不去倒杯水喝?...
作者:
mj223318
時間:
2006-6-3 11:23 PM
標題:
[分享] 你會喝水嗎?
你會喝水嗎?
水在身體組織裡佔很大百分比,對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可是,你會喝水嗎?你知道何時應該喝水嗎?要喝多少水呢?告訴你幾個“水”噹噹的秘訣!
一、平常人每天該喝多少水?
喝水雖然好處多多,卻也不必緊張到每小時灌一瓶;一般人每天平均喝 1.5 公升的就夠了,其他的水分補充,多來自食物
。
二、不覺得口渴時,也要喝水嗎?
當然,千萬不要懶,不要以為口渴才喝水,﹝妳有肚子餓,才吃東西嗎?....﹞,尤其是出大太陽的日子,更應補充水分。口渴是體內水分不平衡的警訊,尤其是家中有小朋友的家庭,也應時時注意為他們補充水分。
三、用餐時候,可以同時喝水嗎?
當然可以,水會稀釋進食的食物,而且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用餐時,比較容易被吸收。此外,水還可降低飢餓感,減緩進食的速度;所以減肥愛美的女性可在飯前喝一大杯水,增加飽足感;飯後就不行啦,會把胃撐大的!
四、一瓶礦泉水打開後,可以保存多久?
現代健康人,常喜歡隨身帶一瓶礦泉水,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就口喝,只能保存八小時,因為口中的細菌可能已經汙染到瓶裡所剩的水。如果倒在杯子裡喝,每次喝完都能將瓶蓋蓋好,這瓶水可以保存四十八小時。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7-12 04:32 PM
標題:
(生活常識)天熱中暑病例增 頭疼倦怠別輕忽要多喝水
(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二日電)
酷夏氣溫屢創新高,如果出現頭疼、倦怠、食慾不振症狀,可別以為只是小感冒。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今天表示,近來門診就發現,有五分之一因感冒來求診的病人,其實是輕微中暑,若未及時補充水分,嚴重者甚至會昏迷休克。
天氣炎熱,窩在冷氣房內是一大樂事,不過室內外的溫差,常讓人因忽冷忽熱而著涼或中暑,最近醫院門診的中暑病例就有增多趨勢。
何一成說,有不少民眾最近都因頭疼、倦怠、食慾不振而上門求醫,病人本身都誤以為是小感冒,但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缺水所引發的輕微中暑,只要適時每天補充二千CC至五千CC的白開水,就能減緩症狀。
中暑不同於感冒,何一成指出,輕微中暑並不會出現喉嚨疼痛等症狀,惟一的預防之道,就是每天多喝水,如果尿液的顏色比啤酒還深,也要多額外補充一至兩杯開水,以免缺水。
何一成強調,民眾進出冷氣房前,最好都能在門口多站二至三分鐘,不要貿然就衝進衝出,才不會讓毛孔驟然收縮,無法排汗,導致中暑;出現輕微中暑情況時,也要快補充水分,否則置之不理,下一步可能會出現抽筋、肌肉無力症狀,嚴重者還會昏迷、休克。
大熱天流汗過多,不少民眾還喜歡飲用運動飲料,但醫師提醒,運動飲料雖可以補充水分跟鹽分,但建議一次不要喝超過半罐,以免過量,長期下來反會傷害身體。
作者:
小甜甜愛吃鹹
時間:
2006-7-29 03:21 PM
標題:
《喝水好健康》(一)多喝水輕鬆甩開肥胖
渴容易和餓混淆
兩者都因組織胺的作用而起,且都表現在身體同一個部位。因此,很容易將兩者混淆,把渴的感覺當成是餓。我們往往只在嘴巴乾的時候才認為是渴,其實是不對的。感覺嘴巴乾才喝水,已是脫水末期的徵兆,且往往是飽餐一頓之後才會發生。
最好的方法是在進食之前先喝水。我們常常是先吃東西再喝水,甚至等身體因吃進的固體食物耗盡體內可利用的水,導致全面性脫水時才感覺到該補充水分。這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脫水會引起肥胖
肥胖的人以進食來消弭組織胺需要水的訊號。這是因為食物也會轉換成ATP(三磷酸腺?酸,為細胞能量來源),並且比水更能滿足味蕾。然而,要滿足腦對ATP的需求,水可是遠比食物來得快速而有效。食物營養素中,只有糖能夠做為腦活動的能量來源。但是我們往往吃過量,幾乎是腦所需的五倍,也就是說在循環系統中的糖份,只有20%真正會進到腦中。其餘的80%就成了身體的負擔,它會進到其它器官裡及脂肪細胞中以脂肪的形態貯存。當腦需要水製造水電力時,如果吃得愈多,就會有愈多糖轉換為脂肪。
原本身體只是單純地需要水,但如果當組織胺因脫水而發揮作用,或身體面臨精神層面的壓力時,就可能造成過度進食。因此,脫水會引起肥胖,且最後會導致糖尿病。
解決肥胖第一步,餐前半小時喝水
解決肥胖第一步,在每一餐前進食前半小時喝一杯水,餐後兩個半小時再喝一杯水。在餐前半小時喝水有助於釐清身體對渴與餓的需要。這樣不但容易有飽足感,且會只在真正需要食物的時候才會進食。此外,進食量會明顯減少。對食物的渴望也會改變。因為有足夠的水,身體會比較喜歡蛋白質而不是令人發胖的碳水化合物。
解決肥胖第二步,增加飲水量可減輕體重
下一步該做的就是消除已囤積體內的脂肪。增加飲水量可以減輕部份體重。三週內就可減輕大約8∼14磅。一開始所減輕的體重來自於原本滯留在組織中為了滿足重要細胞需要,而造成水腫現象的水。當飲水量增加時,就會啟動體內對荷爾蒙敏感可燃燒脂肪的酵素活化,體重自然就會下降,調適至合理的情況。
只要適當地飲水,就可以預防及根除這個致命的疾病。道理很簡單,脂肪的累積及貯存是脫水的併發症之一,因為渴的感覺容易和餓的感覺混淆,所以,人往往會以吃來代替喝。除非我們利用行走、運動、或是耗能的工作消耗這些能量,否則這些能量就會以脂肪形態貯存在體內。
藉由適當補充水分、鹽分攝取及運動來減輕體重,是比瘋狂節食更好的方法。
作者:
小甜甜愛吃鹹
時間:
2006-7-29 03:22 PM
標題:
《喝水好健康》(二)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想像一下,剛從樹上摘下的梅子,原本鮮嫩多汁,經過幾天的風吹日曬卻成了梅乾。脫水使得梅子內部乾凅,外表也皺巴巴的,這也是一般乾燥水果的特徵。
人體有上千兆個細胞。哪個部位的細胞缺水最嚴重,那個部份的細胞便開始皺縮,連帶影響細胞內部的功能。身體內任何一個地方缺水,各由不同的訊號透露,這些訊號意味著脫水且是身體局部或整體渴了的癥兆。
目前這些身體脫水的指標仍不為人知,還被當成不明原因的疾病治療。
Q:如果等到有渴的感覺才喝水,會有什麼情況產生?
A:在我們感覺渴之前,身體就已是乾渴的狀態了。嘴乾並不是身體脫水的正確訊號。事實上,即使身體相當脫水時,唾液的分泌仍可能不受影響。這種情形是身體為了在咀嚼吞嚥時,能夠潤滑食物。這種認定嘴乾是身體脫水指標的錯誤觀念,已誤導了醫學研究,因此,即使是今天,醫療人員仍普遍分不清身體什麼情形是渴,什麼情形是病態性脫水。他們尚未完全體會日積月累的脫水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光靠渴的感覺以及感到渴了才喝水,正是問題的所在。脫水最明顯也是最主要的併發症是,損失一些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必需胺基酸(譯註:有神經傳導物質才能傳遞外部感覺的刺激)。
保持適當的水份,最大的好處是增加無數蛋白質和酵素的效率,它們的生理任務目前還不確定。它們聽從四周游離水的作用,分工合作也更有效率。因此,身體保持適當的水份,是預防疾病發生和確保生理機能正常運作的最佳保險。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0-13 11:01 AM
標題:
喝水減肥法
喝水減肥法
伊朗籍的貝曼格利醫師是發明抗生素盤尼西林的佛萊明(後來獲諾貝爾獎)的學生,他回伊朗後,卻在柯梅尼執政時期,被逮捕入獄,罪名32項判處死刑。
由於典獄長想把他的醫術用在監獄,一再延緩執行期,熬到政權崩潰,活著走出監獄。
在藥物短缺的牢獄中,貝曼格利發現「水」是他唯一供應不斷的藥物,於是他開始用水治病。例如有位囚犯消化性潰瘍,嚴重腹痛,喝了兩杯水後8分鐘止痛。
於是貝曼格利決定進一步探索水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他發現
水可以緩和犯人情緒緊張,也可醫治因精神壓力導致的病症
。
出獄後他遷居美國東部,1983年成立「簡易醫藥基金會」繼續研究。他發現,
不自覺的慢性脫水(unintentionally chronic dehydration),是很多重要疾病的根本成因,引起錯綜複雜的生理與代謝反應,比如血壓的控制與脫水有關,喝水不夠的人容易高血壓、糖尿病與便祕,並且當身體渴望水的時候,會以胃痛、頭痛、背痛的方式發出求救訊息。
其他如憂鬱症、慢性疲勞、癌症、骨質疏鬆,甚而心臟病、痛風、腎結石等等,都與身體缺水有關。
這本他寫的《喝水好健康》,從生理科學定義身體活動的組織和器官的自然運作方式,來探討水與健康的關係。
根據他的研究,多喝水才不會胖。以下是部份摘錄:
* * *
我認為只要了解過度進食與身體脫水之間的關係,就知道該如何預防肥胖,但需要決心和毅力徹底執行。
首要先在心裡建立自己苗條的形象,將這個印象烙進潛意識,使腦有達成這個結果的慾望。
預防肥胖,進食前先喝水
我們往往只在嘴巴乾的時候才認為渴,其實是不對的。感覺嘴巴乾才喝水,已是脫水末期的徵兆,且往往是飽餐一頓之後才會發生。
飲食的習慣和兩種感知作用有關,一種是飢餓引起的疼痛;另一種是渴的感覺。兩者都因組織胺的作用而起,且都表現在身體同一個部位。因此,很容易將兩者混淆,把渴的感覺當成餓。
原本身體只是單純地需要水,但如果當組織胺因脫水而發揮作用,或身體面臨精神層面的壓力時,就可能造成過度進食。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
每餐進食前半小時喝一杯水,餐後兩個半小時再喝一杯水。
餐前半小時喝水有助於釐清身體對渴與餓的需要,不但容易有飽足感,且會只在真正需要食物的時候才會進食。
此外,進食量會明顯減少,對食物的渴望也會改變,因為有足夠的水,身體會比較喜歡蛋白質而不是令人發胖的碳水化合物。
甩肥肉,啟動酵素燃燒脂肪
下一步就是消除已囤積體內的脂肪。增加飲水量,三週內就可減輕大約8∼14磅(3.6∼6.3公斤)。
一開始所減輕的體重來自於原本滯留在組織中為了滿足重要細胞需要,而造成水腫現象的水。當飲水量增加時,就會啟動體內對荷爾蒙敏感可燃燒脂肪的酵素活化,體重自然就會下降,調適至合理的情況。
研究顯示,
一杯水可以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長達1.5∼2小時,接著所分泌的腎上腺素可以使貯存於體內的脂肪逐漸消耗,使多餘的體重明顯減少。與節食相較,這種方式所減輕的體重較為穩定而持久。
燃燒脂肪的酵素對於身體活動型的荷爾蒙──腎上腺素及其同類荷爾蒙非常敏感。
當肌肉活動時,這些荷爾蒙就會被分泌,然後就開始燃燒脂肪──這就是固定走路的好處。
如果依照我的方法,那麼要不要節食,就不重要了。
你可以隨便吃任何身體告訴你該吃的食物,因為身體知覺會變得比以前敏感,身體本身就會有所選擇。
藉由
適當補充水分、鹽分攝取及運動來減輕體重,比瘋狂節食更好。嚴格節食的併發症及只注重體重計的數字,會使必需營養素的攝取失衡及營養缺乏症出現。
作者:
bibum
時間:
2006-11-27 11:09 PM
標題:
一日喝水行程表
一日行程表
每個人每天建議喝2000到3000cc的水,不過,喝水也要看時機。專家提供每日的喝水建議行程表,照著喝,身體就能將喝下去的水做最充分的運用喔!
1.早上起床
清晨是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時機,可使腸胃甦醒、增加蠕動、預防便秘,早上起床一定要喝1大杯水,約500cc。
2.早餐後到中餐間
吃完早餐2小時後,和中午用餐前30分鐘,各要喝下約500cc的水,不要一口氣喝掉,慢慢喝、一口一口喝。
3.下午茶時間
吃完午飯後和晚上吃晚餐前30分鐘,一樣要各喝500cc的水,記得要空腹時喝,不要邊吃邊喝,才不會沖淡了消化液,反而阻礙消化作用。
北醫生化學科教授 張怡怡
專家提醒
不是口渴才喝
當感覺到口渴時,表示身體已經是缺水的狀態了,所以正確的喝水態度,就是平常要多補充水分,等口渴才喝,就來不及解身體的渴了。
人體的細胞大部份是由水構成,小孩體內的水分佔80%;成人有60%到70%;老人則是50%。水分進入人體後可由腸胃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將老化廢物與毒素帶走。所以如果水喝得不夠,血液會濃稠,毒素無法順利排出,造成疾病,甚至結石。
報你知
日常生活
出外帶著
天氣炎熱,容易流失水分,出門前要記得隨身攜帶一罐水或果汁、運動飲料等。
不要牛飲
喝水應該慢慢喝、小口小口喝,身體較容易吸收水分,不要一下子猛灌。
少喝冰水
不要太常喝冰水,對腸胃會有刺激,應以接近室溫的冷水為佳。
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應該是流汗流得很多時再喝,而不是一口渴就喝,因為運動飲料含有鈉離子,只適合大量流汗後補充,否則可能帶給腎臟負擔。
小心頭痛
激烈運動後如果喝冰水,容易刺激呼吸及消化系統,有時也可能讓腦血管突然收縮,出現頭痛症狀。
多吃水果
如果不喜歡喝水,可以吃些水分豐富的水果,例如水梨、西瓜等,不過有些水果較甜,吃太多要小心糖份過高的問題。
緊急狀況
加一點鹽
如果覺得肌肉無力,有噁心嘔吐感時,表示嚴重缺水和鹽分,應在水中加一點鹽,約半小匙喝下。
喝水注意
湯、飲料,體內消化這些飲品反而需要額外再用到水份,所以湯、飲料、牛奶,如果共喝了500cc,只能當做補充了250cc,也就是大約一半的水份;如果是含咖啡因等利尿成份的可樂、咖啡、茶等,含水量則只能算三分之一。
市售的包裝飲用水,只有部份廠商有接受GMP的檢測,消費者在購買時最好選用有食品GMP標誌的產品,較安全。
小百科
礦泉水的秘密
礦泉水有些人會覺得好喝、有甘甜味,關鍵在於所含礦物質。稱得上是「可口」的礦泉水,總礦物質含量每公升小於200毫克,包括鈣、鈉、鎂、鉀、鐵。礦物質太多時,澀味重,不容易入口,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下次買礦泉水可看成份標示,算總礦物質含量
作者:
0jqka
時間:
2006-11-28 08:26 AM
標題:
感冒不應多喝水?
天氣轉涼,最近身邊的咳嗽、噴嚏聲也多了起來,一般人都知道,感冒要多休息、多喝水;但有網友卻說,感冒後七至十天自然會好,跟喝水無關,果真如此嗎?
這則網路訊息指出,一個名叫魯特(Rutter)的醫師說,
發燒病人的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抑制腎臟製造尿液,此時體內水多鈉少,如果再大量飲水,鈉離子可能會被稀釋,導致低鈉性抽搐或昏迷,也就是所謂「水中毒」。
因此,如病人不覺得渴、不想喝,就不要勉強。
對此,
衛生署食品資訊網解釋,這項說法似是而非,喝水雖不能治癒感冒,但對病情絕對有幫助,不管發燒或鼻塞、打噴嚏,多喝水可補充喪失的水份,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另外,喉嚨發炎、有痰,也該多喝水,以稀釋痰液、幫助咳嗽排痰。
醫師指出,感冒目前並無藥物可預防或治療,只能針對症狀緩解,所以當然要儘量維持身體的抗病力,而補充水份便有其重要性,畢竟成人一天都需要兩公升的水。
須注意的是,心肺或腎臟功能不佳者,確實不能喝太多水,否則可能導致肺水腫
,但所謂太多並無標準,端看患者會不會口渴,若不口渴,就不必刻意飲水。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2-8 01:09 PM
標題:
睡前無喝水習慣的人
睡前無喝水習慣的人
醫學專家警告!
睡前、洗澡時候,水分流失量大,已經
養成
睡前不吃東西不喝水習慣的人
,
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不足,而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
。
人在睡眠中仍
會消耗一至兩杯左右的水分
,從晚餐後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前,如果都不補充水分,
第二天早上起床或快天亮的時侯,最容易發生
血栓
,使血管堵住,引發心臟病及腦部疾病
。
國人在習慣上
喜歡睡前沐浴,洗個乾乾淨淨的澡再上床,但洗澡的時候最容易流失水份,所以醫生建議,洗澡後最好要馬上
補充水分
,
如果有
泡澡習慣
的人,
則應該在
洗澡前先喝一杯水
,以免
在浴室停留太久,流失過多的水分,輕者也會發生
呼吸困難、休克的現象
。
夏天開冷氣睡覺能睡得好一點,不過冷氣有防溼乾燥的作用,更是會流
失水分,
因此有開冷氣睡覺習慣的人更應該
睡前喝水
,但是
不要喝茶
,因為醫生說,
茶有利尿作用
,
反而會排出比喝下去更多的水分
,造成反效果,就算不會
有咖啡因提神作用的人,也不適合在睡前喝茶
。
醫學界發現
用口對口的方式喝礦泉水,要是剛好口腔中有少量不足以致病的
綠膿桿菌
進入瓶內,這個瓶子就會變成agar,
12小時後,菌數就足以引起喉嚨痛!
!!因為怕公佈後,礦泉水會滯銷,所以廠商不敢公佈,但是醫學界教授還是
奉勸喝礦泉水時,不要接觸瓶口
!
另外,喜歡嚼
EXTRA 無糖口香糖的人要注意了!它
不是真的無糖,而是添加了人工甘味-阿斯巴甜
!
!
也就是代糖,糖尿病患者吃的那種!!它
對腎臟的負擔很大!而且有致癌的可能
!
!!
作者:
sagemjacky
時間:
2006-12-9 10:22 AM
標題:
健康比一比 多喝水不如多喝茶
西方人往往以為喝茶會造成脫水,但《歐洲臨床營養學報》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喝茶和喝水一樣能補充人體水分,而且對人體健康還有額外的好處,包括預防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等。因此就效益來說,喝茶比喝水更健康。
這項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公衛營養專家拉克思頓女士主持,她與同事深入探討之後斷言,茶能促進健康的關鍵成份是類黃酮(flavonoids),這是一種有助於防止細胞受損的多酚抗氧化物,存在於許多植物之中,包括茶葉。
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一天喝茶三至四杯可降低心臟病發生的機率,但茶的抗癌效果就不是這麼明顯,此外喝茶還可對抗牙菌斑,防止蛀牙和強化骨骼等益處。拉克思頓說,喝茶要比喝水好,喝水只能補充水分,喝茶則一舉兩得,除補充水分外還有抗氧化物。
拉克思頓說,認為喝茶會造成脫水只是一種迷思,因為研究指出咖啡因有脫水作用,所以大家都以為所有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會造成脫水,但就算你喝一杯很濃的茶,增加的水分還是超過流失的水分。迄今尚無證據顯示喝茶有任何害處,但有研究指出,茶會傷害人體吸收鐵質的能力,因此如果一個人有貧血的毛病,在進餐時最好避免喝茶。
作者:
clairvoyant
時間:
2007-1-9 02:13 AM
標題:
[養生保健]多喝水少結石
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等泌尿器官的結石,常是不知不覺的形成,其主要症狀有嘔吐、流冷汗、劇烈腰疼、血尿等,疼痛時會使人急速前往就醫,但是當止痛了,病人往往以為沒事了而延誤結石之診斷治療,導致腎臟損壞。
泌尿器官的結石以草酸鈣結石最多,想
要避免草酸鈣結石,飲食控制便格外重要
,
每日攝取均衡的營養及充足的飲水量,至少10∼12 杯的水,可以預防腎臟產生結石。 一天的飲水最好有一半來自「開水」,其餘則可從飲料、果汁或湯汁等液體補充,
果汁中最好避免葡萄柚汁
。
愛喝茶者或許認為喝茶可以攝取大量水分,減少結石形成,但是
茶葉富含草酸,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
,所以兩相比較下,還是喝「水」較能預防腎臟發生草酸鈣結石。
適當鈣質補充
鈣是形成結石的主要成分,但並不表示就因噎廢食,而不再攝取鈣質,因為鈣質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仍需適量的攝取,即每天攝取 2 ∼3 份乳製品或含鈣質高的食物,才能強壯牙齒與骨骼,避免骨質疏鬆症。
鈣的最佳來源是食物,例如牛奶及乳製品,如果服用鈣片,最好與餐食一起進食。
食物中的草酸,在人體內會與鈣質結合,當在胃腸道中結合時,草酸鈣會被排出體外,但若是草酸未在胃腸道中和鈣質結合,則會被運送到腎臟,而在腎臟和鈣質結合,形成腎結石
。
避免高草酸的食物
草酸普遍存在於許多食物中,想要避免草酸鈣結石,就減少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品
吧!像
茶、花生和堅果類、巧克力、草莓、波菜、甜菜、麥麩等等。
避免高鈉食物
同時也要減少鈉的攝取,勿經常食用調理食品、速食,加工食品及高鹽食品,例如:
1. 肉製品,如香腸、火腿、臘腸等。
2. 湯塊或罐頭湯品
3. 醃漬食品或泡菜
4. 速食麵、粥
避免大魚大肉
肉類也別吃太多,一天只需 2 ∼3 份的肉類,每一份肉大約是一個手掌的大小,高脂肪食物,如豬油、肥肉、油炸食物等也需限制。
避免攝取過多維生素C
每人每天的維生素 C 建議攝取量是 60 毫克,但是許多人有服用維生素 C 錠的習慣,往往會超出一天的需求量,
過量的維生素 C 會促進草酸鈣的形成,所以建議服用維生素 C 錠的人,最好每天維生素C 總攝取量不要超過 500 毫克
。
避免草酸鈣結石的飲食原則是,多喝水、少吃肉、適度攝取鈉、減少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避免大量服用維生素C等,再配合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相信是可以遠離草酸鈣結石。
作者:
clairvoyant
時間:
2007-4-24 11:04 PM
標題:
[資訊快遞]7招讓小朋友愛喝水
【文/梁嫣純】
我不喜歡喝沒有味道的水!」國小三年級的偉杰向大人宣告,爸媽擔心他水喝太少對身體不好,只好放任他把飲料當開水喝。
像偉杰一樣的孩子並不少,在一所國小的家長會中,老師反映有些孩子在學校只喝包裝飲料不喝開水,不料有位家長的回應是:「喝飲料解渴很正常啊!」
對於多數的孩子來說,平淡無味的白開水,怎能跟甜蜜爽口的汽水、可樂、包裝果汁、珍珠奶茶……相比,糟糕的是,有些父母也抗拒不了飲料的誘惑。
殊不知市售的飲料熱量高、營養少、還添加了人工的化學物質(香料、色素、防腐劑等),不僅影響孩童的發育,還會危害健康。
加工飲料不能取代白開水
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從頭到腳、包括皮膚在內的所有器官,正常運作都少不了水。
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的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1.6倍之多。
而且含糖飲料的熱量高,許多研究證實,長期攝取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食物,可能造成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醫學博士貝曼格利還強調,發育中的孩子若以含糖或化學物質飲料取代白開水,不僅有礙生長和發育,還可能引發氣喘、過敏等疾病。
若你的孩子常喝可樂、汽水等含有磷酸鹽飲料,則小心喝多了會影響鈣質的吸收,侵蝕孩子的骨本。
從小就喝白開水
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用心扎穩樹根,才耐得住往後日子的風風雨雨。
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認為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習慣喝糖水,長大後才要他回歸自然喝白開水,就像由奢入儉一樣難。
翁慧玲有兩個女兒,她跟大部份的家長一樣,也會面臨孩子吵著要喝飲料。她的做法是,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主動提供糖水,女兒們自然不會要求。直到大女兒上幼稚園才「破功」,有一天她放學後突然吵著要帶蜂蜜水,因為很多同學都有。
「蜂蜜水太甜了不健康,喝多了會變成大胖子,」隔天翁慧玲還是堅持女兒要帶白開水,結果她連一口都沒喝。於是她藉機教育女兒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並約定一個星期可以帶1∼2次蜂蜜水,但平常還是要喝白開水。現在翁慧玲的大女兒已經就讀國小四年級,早就度過了對蜂蜜水的好奇心,現在每天上學都帶白開水。
翁慧玲根據營養師的專業及個人經驗,提供家長們幾點建議:
不主動提供
建議家長不要買、也不要在家裡貯放飲料,讓孩子渴了就只能喝開水。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當場就喝完,不要買個半打一箱的,讓孩子打開冰箱就有。
不必過度焦慮
當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翁慧玲建議家長別因為擔心他的水份攝取不足而妥協。「一個『怕』字,家長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她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活動力不好、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況且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
家長的立場堅定且一致
覺得是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而且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
翁慧玲的大女兒有陣子一直吵著要喝奶茶、咖啡,但是不論是跟媽媽或爸爸要求得到的答案都一樣,她就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再吵了。
翁慧玲提醒家長「要耐得住吵」,因為孩子的「拗」是一時的,養成好習慣可以受用一輩子。而且她也發現,孩子在拗的時候,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也許就忘了。
就像有一次她去接女兒下課,女兒說想吃炸雞,翁慧玲答應如果路上遇到賣炸雞的就停下來買。結果回到家女兒才想到「炸雞呢?」「因為路上沒有遇到,所以就沒買啊!」女兒也只好接受了。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
翁慧玲提醒家長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否則孩子可能會認為「不是不能喝,是你不讓我喝」。
有時候一味地拒絕,也許會得到反效果,遇到這種情況翁慧玲會跟女兒們約好「一個星期有一天可以帶蜂蜜水」、或「每個星期六可以吃炸雞」,幫孩子解饞,也滿足她們的好奇心。
但是一定要幫孩子建立「偶爾喝飲料可以,但平常要喝沒有味道的水才是正常」的觀念及習慣。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
「其實孩子沒有那麼難教,你平常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翁慧玲提醒家長,平常除了教導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外,自己也要過得健康。
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因為有些孩子看透大人的用意,會故意唱反調。翁慧玲營養師提供幾個方法:
.在孩子活動的地方準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
.非正餐的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喝水,用行為來教育他們多喝水是生活中很自然且必要的事。
妙方引誘多喝水
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切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翁慧玲營養師強調,父母的觀念及身教很重要,她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教育正確的飲食習慣,「你給他什麼環境,他就會照著走。」
作者:
clairvoyant
時間:
2007-4-24 11:06 PM
文.林慧淳
卡通裡,大力水手卜派奮不顧身,衝到又高又壯的惡棍笨驢前,試圖拯救他瘦弱的女友奧莉薇,但他卻因矮小體弱,被打得七暈八素,幸好總在最後關頭,他吞下罐頭菠菜,瞬間精力百倍,一拳把笨驢打飛,從此和奧莉薇過著快樂的日子。
每當孩子拒吃蔬菜時,父母常搬出大力水手的故事,告誡他們「要吃蔬菜才能像卜派一樣力氣大喔!」不過這招並非總是管用,蔬菜仍像燙手山芋般被推開,傷透父母腦筋。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小兒科助理教授蘇珊強納森認為,小朋友利用聞、舔、吃等感官經歷體驗不同蔬菜,就算他們一時覺得難吃而把菜吐了出來,也無傷大雅,「就把這種行為當成孩子探索食物的過程吧!」
儘管如此,從小培養吃蔬菜的好習慣,對孩子的身體、心智健康都有益處。針對排斥蔬菜的小朋友,專家有7個好點子,讓孩子愛上蔬菜。
點子1:化整為零
大蒜、韭菜、洋蔥等被孩子稱為「好臭」的蔬菜,卻是抗菌、抗氧化、抗癌的好食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師許雲卿建議,可將蔬菜剁碎後加進孩子常吃的肉類,或和入絞肉包進餃子裡,讓討厭的蔬菜化為無形,輕鬆入肚。
倡導蔬果養生的生機飲食專家劉湘琪則將蔬菜搗成泥狀和入麵粉中,製成各式糕點,或加入味道香甜的蘋果、檸檬或優酪乳,打成精力湯,孩子都搶著喝。
換個烹調方式,也吸引孩子注意。將帶酸味的熟爛番茄換成生番茄切片夾入三明治、軟爛黏稠的燉煮茄子炒得油亮後,孩子就肯嘗試。
此外,勸孩子嘗試新蔬菜時,最好以他們愛吃的青菜為主,新菜從一湯匙開始,逐漸增加數量,讓孩子多吃不同蔬菜,攝取各種營養。
點子2:變更上菜順序
面對不吃的蔬菜,孩子常以「吃不下」的理由,在餐桌上耍賴,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就不給兒子推托的機會。
他兩個兒子的飲食習慣大不同,哥哥愛吃蔬菜不愛肉,弟弟正好相反,因此每當用餐時,趙強總先替他們盛好飯菜,蔬菜哥哥的碗裡是一塊肉,肉弟弟卻是整碗青菜,兩兄弟必須先吃完眼前的食物,才能再夾其他東西,時間一久,兩人便養成不挑嘴的好習慣。
提供多樣蔬菜,讓孩子覺得每一口都新鮮。許雲卿建議,每餐可提供3種以上蔬菜,以汆燙、翻炒、入湯等各種烹調方法變化,讓孩子依照喜好自行組合,並把蔬菜放在最上層,讓他們優先吃到蔬菜。
點子3:發揮創意
孩子對過多的教條易生反感,寓教於樂較能輕鬆習慣吃蔬菜。小朋友通常不喜歡的青花菜,卻是趙強的兩個寶貝兒子的最愛,趙強認為,兒子們把青花菜稱為「小樹」,從小對它產生親切感,大大抵銷青花菜口味生澀的不討喜之處。
說故事也能讓孩子對蔬菜留下好印象,許雲卿就常和兒子聊起兔子吃紅蘿蔔的童話,從此家裡就常出現「媽咪,今天我要吃『兔子菜』」的對話,紅蘿蔔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兩個兒子都搶著吃。
再不然,把蔬菜變零嘴也是個好主意。劉湘琪在兩個兒女上幼稚園時,便有計劃地把小黃瓜、紅蘿蔔、芹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切成細長條,供孩子隨時用手抓來吃,青脆的口感類似餅乾、洋芋片等零食,不但能滿足他們隨時想咀嚼的快感,還可藉此培養吃蔬菜的好習慣。
點子4:帶孩子上市場
美國飲食協會發言人哈里斯指出,孩子樂見自己所選的菜色搬上桌,因此帶孩子一塊兒採購蔬菜、烹飪時讓他在旁幫忙挑菜,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覺得自己的意見受到尊重,自然而然,在餐桌上開心地就把筷子伸到「我挑的」蔬菜盤裡。
專家甚至建議,若陽台上有足夠空間,不妨打造自己的菜園。對孩子來說,看著蔬菜從播種、發芽、成熟,直到採收,不但是很好的生態教育,他們更對採下的蔬菜變成桌上佳餚充滿成就感和好奇心,一定吃光光。
點子5:以身作則
劉湘琪觀察,小朋友不吃蔬菜,通常是因為父母也不吃。
國外曾用切薄片的紅色彩椒,實驗孩子吃蔬菜的情況,結果研究人員連哄帶騙、威嚇利誘,都比不上父母以身作則,親自吃一口蔬菜的效果好,「其實有的蔬菜我也不愛吃,但絕不會讓兒子知道,」趙強悄悄透露。
點子6:給點掌聲,但不能用「騙」的
當孩子勇於嘗試新的蔬菜,或把原本不愛的菜色吃完,別忘了給點掌聲,鼓勵他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切記,別以玩具或看電視的時間當成獎勵,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反而會培養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僅如此,更別「騙」孩子吃蔬菜,例如家長常對孩子說,「把這盤青菜吃完,就可以吃冰淇淋。」但根據國外研究,這種方式不但無益於正確飲食習慣的培養,還無形間傳達了「冰淇淋好吃,青菜難吃」的訊息,造成他們在心裡為食物畫分等級,往後反而更討厭蔬菜。
點子7:和孩子一起吃
根據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全家一塊兒吃飯時,孩子所吃的蔬菜份量,比他們單獨吃飯時吃得多。讓用餐時間成為全家共享天倫的美妙時光吧!
例如烤肉聚會一片歡樂氣氛中,烤架上常見的青椒、金針菇、高麗菜、四季豆、茭白筍,就算平日再怎麼排斥,孩子也能吃得不亦樂乎,趙強笑稱,增添生活情趣,常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他都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吃進各種蔬菜,效果奇佳。
許雲卿營養師提醒,父母若使盡渾身解數,孩子仍不吃某些青菜,不必強迫他們一定要吞下自己不愛的食物,可尋求其他種類的蔬菜水果,仍能補充各種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培養孩子開心吃蔬菜的飲食習慣,比強調攝取單一蔬菜重要得多。
你家的小孩排斥蔬菜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許雲卿營養師,擅於抓住孩子的胃,她分享四款蔬菜佳餚,一塊兒做「菜」吧!
【康健雜誌101期】 贏家小孩在我家
作者:
justin_chiu
時間:
2007-6-4 05:06 PM
標題:
[養生保健]喝水的知識(合併相關文章)
一般人每天需要的水分約為體重x0.07
也就是說60kg的人每天約需要4.2公升的水
但是這裡所指的水可不是純水而是健康的水
水中要含有足夠的電解質礦物質(所以市面上才會有這麼多的水處理器..)
其實在身體機能正常時
只要不要喝水喝到水中毒都是無妨的
多餘的水會經由尿液排泄掉
判斷是否水中毒有個很簡單的方法
那就是依照表現出來的症狀來判斷
臨床上的水中毒症狀:首先發生口渴、視力模糊、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嘔吐
,意識模糊、嗜睡、癲癇、昏迷、及因心腎衰竭而死亡。
(參考資料行政院衛生署玉里醫院護理科)
這是因為攝取的水分中電解質不夠
使得細胞膜的內外透析出了問題(細胞養分是靠擴散作用傳輸的)
現在的人因為工作忙碌等關係喝水量都少了很多
有些人甚至一天不到600CC
這樣會造成身體代謝功能降低、廢物囤積於體內
如果原本喝水的量就少的人
建議可以慢慢增加喝水量就好
每次喝水約300CC
慢慢調整到需要的水量(體重x0.07)
不是一天要喝四公升就集中在早上把他喝完而是分散開來喝
另外如果流汗量大的人
喝水時候可以適當在水中加一點含電解質的東西
因為流汗時候會流失電解質
如果補充水分時沒有將電解質也一起補充回來
容易引起水中毒症狀
最後...
喝水量不夠的話
會讓身體認為現在處於缺水的環境中
因而更抓緊身體內的水分不放
造成水腫的情形
體內水分沒循環
就像臭水溝一樣淤積在體內
最後身體就越來越差
初期調整喝水習慣時常跑洗手間是正常情況
因為身體會因為水分充足而開始將身體內廢物排出
而且有進就有出
如果喝水量增多了
排出去的量卻沒增加
那就代表身體真的開始出問題了
P.S.市面上有些體脂計還有測含水量的功能,各位可以去試看看
但是含水量高不代表真的好
有些情況是當事人喝水量很少
但是身體含水量卻很高
那就是我前面說的身體抓緊水分不放的情形
P.S.2.人體是很奧妙的
許多現象表面上看起來相同
但是傳遞出來的訊息卻是天差地遠
這次主題是水
所以就用水來說吧
我們口渴一般情況是因為身體缺水所發出的訊號
但是也有可能是因為水中毒造成的
這時候如果不明就理拼命喝水
很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所以要多方面的判斷情況
而不是單單認為"這種情況就應該這樣做"
文章源自:網路轉貼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7-6-5 at 10:33 PM
]
作者:
瑪卡
時間:
2009-12-11 04:25 PM
很好的資訊 謝謝 3q 3q.........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