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資訊快遞]男人30 漸「不性」
[打印本頁]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1-19 03:18 PM
標題:
[資訊快遞]男人30 漸「不性」
男人30 漸「不性」
潮熱多汗、情緒抑鬱、性趣減退、急躁易怒、關節疼痛
,
這些女性停經後症候群常見的症狀
,
也出現在愈來愈多的男性身上
。大陸北大醫院男科病防治中心主任郭應祿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
二千多名受測的30歲以上男性,高達55%都有相關症狀
,可能是
雄性激素
下降所致。
這項網上調查發現,
超過52%的30至40歲男性自覺性欲降低,65%感覺體力和耐力減退,51%感覺生活樂趣減少。
郭應祿表示,這些症狀在臨床上稱為「
中老年男子雄性激素缺乏症候群
」,其主要表現包括:
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性功能減退、生理體能下降和出現心血管疾病,而原因之一便是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下降。
他指出,男性30歲後睾固酮會逐年下降,從而引發上述症狀,影響男性生活品質。此外,男性雄性激素的缺乏還和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憂鬱、認知功能障礙等有著密切關係。
至於
睾固酮下降的原因,除了與年紀漸長有關,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及惡劣生活環境也是其成因之一。
參加調查的北大醫院男科中心副主任張志超強調,調查數據證明,
男性進入40歲後,在性、體能以及精神心理上的顯著變化可能都與雄性激素缺乏有關,
但此一問題甚少引起重視,會因此接受治療者更是少之又少。
2002年在上海、江蘇、安徽三地進行的一項調查便發現,有
55%
受訪者出現雄性激素缺乏症狀,但民眾的知曉率不到
四成
,接受治療的比例則更少。
專家呼籲,應該
加強對男性雄性激素缺乏的認識和重視,才能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減少症狀的發生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
,提高生活品質,節省醫療花費。
他們提醒男性,出現相關症狀時,除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習慣,必要時應就醫,
接受雄性激素的補充治療。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10-4 at 10:12 PM
]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1-19 03:28 PM
中年男性 避免只剩一張嘴
上了年紀的男性,建議多攝取富含茄紅素的番茄等蔬果。
大陸一項調查發現,
30歲以上男性高達55%有男性荷爾蒙缺乏的相關症狀
。但醫師表示,
一般男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分泌
,進而
影響生活品質,多發生於40、50歲之後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任盧星華指出,台灣亦曾做過類似調查,發現
40~80歲男性有80%符合睪固酮(即男性荷爾蒙)低下的症狀
,但
抽血檢查僅33%確診為睪固酮低下
。
睪固酮的分泌高峰期為15~30歲,隨著年齡增加,男性荷爾蒙會逐漸降低。
據估計,
男性從39歲起,血中睪固酮的濃度平均每年減少1.2%,而體內睪固酮的總量每年下降率為0.4%。
聯安診所功能醫學中心主任洪作行表示,根據統計,
40~60歲的男性約有7%荷爾蒙低於正常值,到了60~80歲則增至20%,但由於下降速率緩和,不若女性更年期時的荷爾蒙減少那般顯著
,男性往往忽略其對健康的影響。
除影響性功能外,睪固酮濃度也與骨骼、肌肉、體內脂肪、情緒等有關。因此睪固酮低下者,可能心情沮喪、疲憊、性能力低落、暴躁易怒、胸痛、臉上與身上的毛髮變稀疏、皮膚變薄變皺、體重增加、骨骼與肌肉組織退化,甚至性器官變小。
洪作行便曾收治一名50歲的男性,因男性荷爾蒙過低,導致女性荷爾蒙過多,變得皮膚白皙、細緻,動作也有些女性化。
盧星華說,睪固酮低下症分兩種,原發性是因老化、外力傷害如陰囊外傷、睪丸扭轉,或先天性疾病如隱睪症,導致睪丸萎縮、功能下降,而使睪固酮缺乏。另一種續發性則因腦下垂體、下視丘出問題,造成性腺激素無法刺激睪丸分泌睪固酮。
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年齡,體質、壓力、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等因素,都會影響男性荷爾蒙的分泌
;醫師便發現,隨著國人
生活壓力愈來愈大,男性荷爾蒙不平衡有年輕化趨勢,
而國外也有類似現象。
洪作行推測,壓力或許是其成因之一,因為「
壓力荷爾蒙與性荷爾蒙屬同源,當壓力變大時,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便可能排擠性荷爾蒙的產生,而有分泌不足的現象」。
不過,醫師強調,
荷爾蒙濃度與症狀未必呈正相關
;因此若欲改善症狀,除
適當補充男性荷爾蒙,飲食及生活作息調整也不可少
。
醫師建議,男性不妨
多攝取茄紅素、豆類製品、山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包心菜、高麗菜等,及含鋅食物如青蚵、生蠔
,
但尿酸過高者須避免過量
;也可
多從事負重運動如爬山,或和緩、持續的運動如健走,都很有益處。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1-19 03:31 PM
8成中年男 睪不起來
女性有更年期,男人也有
;調查發現,8成中年男子有睪固酮低下相關症狀,即:
性慾低、無法「堅挺」,而經驗血後證實,是有四分之一的男性,血中睪固酮濃度偏低罹患睪固酮低下症。
這項調查是由男性醫學會抽取650位年齡在40歲以上男性所做的調查,發現許多「查甫人」進入
更年期
並不自知,這除了會變成愈來愈不「性」福外,也會加速老化速度。
男性醫學會理事長黃一勝表示,睪固酮是一種男性荷爾蒙
,分泌高峰期在30歲以前,30歲後會以每年約1至2%的速度在流失,
因此,
40歲後即易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性慾低落等睪固酮低下等相關症狀。
睪固酮逐漸流失的同時,男性也進入更年期,這情形最好發於40歲以後,此時容易出現骨質流失、體內肥肉比率增加、肚子呈現「中廣」等各種老化現象。
在這項調查中,醫界發現,國內中年男性普遍缺乏更年期觀念,
8成男性有性慾低、勃起硬度不足等睪固酮低下相關症狀,經抽血後,發現血中睪固酮低下的比率也有2成5。
為何會出現8成與2成5的落差?黃一勝表示,會有性慾低等症狀,
不代表一定是睪固酮缺乏
,可能是
工作壓力大、疲累等原因
,繼而造成不舉,若是血中睪固酮濃度不足,男性即可能因這種荷爾蒙不足,在性事等表現上「力不從心」。
黃一勝說,台灣男人缺乏更年期觀念,任由睪固酮流失,加速蒼老、不舉、骨質流失,對身體帶來腐蝕性摧殘。
廣告最常用「你累了嗎?」來暗喻男性的力不從心;黃一勝說,若中年男性覺得對公事、房事都提不起勁、力有未逮,此時不妨到醫院進行檢測,透過抽血檢驗血中睪固酮濃度,或許就能找到原因。
黃一勝說,睪固酮低下症可用補充睪固酮改善,但
需經醫師處方
,否則
一旦補過了頭,也可能出現攝護腺肥大惡化等後遺症。
[
Last edited by happychyan on 2006-11-19 at 03:33 PM
]
作者:
happychyan
時間:
2006-11-19 03:35 PM
睪固酮的重要性
睪固酮在
男性的成長及發育出健全的第二性徵,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過了青春期後的男性,
其睪固酮分泌如果不足,會導至骨質密度變少、肌肉強度減弱,還會降低生活的衝勁與朝氣及性功能的退化等現象;
甚至還發現
血比容降低及攝護腺變小等情形
。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黃一勝表示,臨床上,性功能障礙病人在門診檢查時,除了血糖、血脂肪及肝、腎功能檢查外,性荷爾蒙檢查(包括睪固酮及泌乳激素)、心肺功能的問診及是否有服用硝化甘油的病史也是必需注意的。除非有特別的禁忌症,通常都會建議病人服用PDE5抑制物的藥品,包括威而鋼、犀利士及樂威壯。
對於一般性的性功能障礙患者,
大約有70%左右服用PDE5抑制物後有效,對於另外30%無效果的病人,除了注意其服用藥物的時間是否正確、劑量是否足夠、有無性刺激及建議再嘗試幾次(約4次以上)等病人常忽略的問題外,我們還要注意到病人的男性荷爾蒙是否正常,如果血中睪固酮濃度太低,建議先治療低睪固酮的問題,這時可以給予病人口服藥物、打針或擦劑。
當病人血中睪固酮濃度正常時,有些病人的性功能障礙問題會得到解決,但如果對勃起程度仍覺得不滿意時,通常服用PDE5抑制物會有?
黃一勝表示,在過去兩年,有16位性功能障礙的病人,其血中睪固酮濃度偏低,服用威而鋼前,其勃起功能指數是12.6 +/- 7.5,而在服用威而鋼(100毫克)四次以後,其IIEF是12.0 +/- 8.5。而使用睪固酮口服藥物或擦劑後,其血中睪固酮濃度回復正常,其中有5位病人,其性功能障礙已有滿意的改善,其餘11人,再給予威而鋼(100毫克)四次後,其IIEF上昇至17.5 +/- 5.2,其中有6/11人,確實感受到其性功能有明顯的改善。
對
年青的男性而言,睪固酮血中濃度正常時,其對勃起功能的影響可說是不明顯的;但如果是睪固酮低下症的男性,補充睪固酮的效果會提高其性慾及夜間勃起的次數及硬度。
而且在陰莖海綿體,睪固酮也可以經由促進C-AMP之產生增加的途徑,或是減緩海綿細胞的凋亡,促使血管更有彈性,並增加動脈血管的最高收縮期速率,並使血管的縮張末速率變低,因此在性刺激時,有更多的血液進入海綿體,而達到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