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1937•曲子背後的故事•我深切被他所感動 [打印本頁]

作者: YuSuKe     時間: 2006-6-11 06:05 PM    標題: 1937•曲子背後的故事•我深切被他所感動

以下書評皆本人所做,無盜載問題,如有網友願意轉貼它處,我敬上120分的感謝。

.......................................我是分格線..................................................

一扁舟 橋下輕滑過。

老船工 道盡長江愁。

多年後 舊地尋芳蹤。

人去樓空意悠悠。


楓橋過 但見雨花樓。

渡江口 傷痛泣訴說。

牆垛破 遍地滿瘡孔。

化歸塵煙 雨水落。


這些年 我哭過一夜又一夜。

舊相片 我翻過一頁又一頁。

閉上眼 想起你的從前。

這世界 已離我太遙遠。


一轉眼 場景又染紅一整片。

望著天 喚不會曾經的誓言。

說再見 短短的一瞬間。

閉上眼 幸福只剩殘缺。
(1937歌詞....)


事實上,這本付梓的『1937』為這首歌下了最完美的註解。在看了一定量的文學作品後,我逐漸發現,能讓我感動的書越來越少。困惑了很久,我想,問題大概出在一個「真」字。虛構而成的小說要吸引人是簡單的,親切的散文要帶動心情是容易的,然而,有沒有一本作品是完完全全誕生自作者自身真正的感動?『1937』是這樣的一本書。因為感動,所以作曲;因為感動,所以成書。人不應該是被理想所感動,而是因為感動才讓人產生理想。


讀者必須了解的是,『1937』的歌才是主體,而這本書是音樂背後的詮釋。一九三七的調子很平淡,中國古典小調的味道,也許會使它失色於茫茫樂海中。但作者張穆庭是個台大音樂所的學生,豈會不了解這一點?『1937』的主角是南京的船工傅恆,亦或是北京胡同裡的老爺爺,不論何者都是個民間「小人物」,只有以柔性曲調才能更彰顯出其中的哀痛。如同『殤』曲中的女性柔和味道,我想作者充分表達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這裡我使用了「小人物」這個名詞,不過,他們真的是小人物嗎?

這是我希望大家思考的。另外……



戰爭是什麼?



我想,這也是作者的希望。我很敬佩作者張穆庭大哥,他對此投入的心力是極為珍貴的。另外也在尋求他的同意之後,在這裡貼上穆庭大哥的首頁及blog,並附上『1937』和『殤』兩首歌的mp3外連──


首頁:

http://www.1937.cn/

1937:

http://cn.engadget.com/files/2006/04/1937.mp3

殤:

http://cn.engadget.com/files/2006/04/shang.mp3


若是能夠喚醒世界對「人」的重視,對慰安婦、對戰後人民的注意,並對「戰爭」的本質做思考,我想,張穆庭的付出就算是值得了。

_____________02/06/2006     yusuke

..................................我是分格線....................................................

因為這是書評,在音樂的介紹完全不足,請願意聆聽這份感動的諸位大大點入1937的網頁看看吧。
再附上張穆庭的BLOG......    http://www.wretch.cc/blog/muting
作者: qoospla     時間: 2006-6-11 09:53 PM
謝分享阿~~
作者: littleglin     時間: 2006-6-12 09:52 AM
謝謝大大分享這些珍貴的好東
我也覺得書看得越來越多  可是被感動的次數卻不斷的減少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