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呷飽未」和「來呷飯」 [打印本頁]

作者: 林良樂     時間: 2008-11-24 11:44 PM    標題: 「呷飽未」和「來呷飯」

嬸嬸的父親有三個女兒,分別嫁在相隔不遠的鄉鎮,
有一天,這個父親心血來潮,想去看看三個女兒。

他在早上十一點的時刻來到大女兒家,大女兒正忙著做午飯,
離吃午餐的時間尚有一個小時,老人家坐了一會兒,起身到二女兒住處。

十二點多,來到二女兒家,她們正在用餐。
二女兒問:「阿爸,你呷飽未?」客氣的老人頻頻點頭,
笑著說:「呷飽了,呷飽了。」

二女兒竟然就信了阿爸這番客套話,便不再招呼他吃飯。
事實上,老人家的肚子餓得很。

離開二女兒家,來到小女兒家時已是下午一點過後,
小女兒正是我嬸嬸,她得知父親剛剛去了二姊家,
心想他必定在那兒吃過飯了, 於是沒有開口詢問父親吃了沒,盡是閒扯些雜事。

這個餓著肚子的老人,回到自己的家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獨自到菜園摘了一把豆子,自己炒了吃,沒想到三個女兒的家各繞一圈,
連頓飯都沒得吃,唉,真的是「三個女兒卡輸一把菜豆子」。

事後,老人提起此事,不忘告誡女兒們,下次有人在吃飯時間來訪,
要請人家「來呷飯」,而不是問他:「呷飽未?」

聽了這個小小的典故之後,我終於明白為何每次吃飯時間到隔壁嬸嬸家,
總是開口就說:「來,來吃飯!」

嬸嬸說得沒錯,「呷飽未」和「來呷飯」同樣都是請人家一起來吃飯的一句話,
後者讓人感受到主人更多的熱誠,同時對於造訪者亦是個好台階。

簡單的一句話,就因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結果。
一句好話的學問,的確可以從生活中去學習的,不是嗎?

作者: t243tt     時間: 2008-11-25 05:45 PM
說話本來就是一門高深學問~~一個簡單故事敘說說話藝術的重要 !!互相研討 !互相鼓勵 !!
作者: CHIENHSIN     時間: 2008-11-25 11:21 PM
嗯~ 雖然是簡單的3個字.但順序不一樣..意思差很多..
作者: VIN123     時間: 2010-5-26 05:03 PM
老人家的智慧
吃飯時間有朋友來 母親一定會要我們去拿付碗筷
然後招呼著朋友一起吃飯
有時候還會厭惡客人 為什麼挑這個時候來
害我們都不能好好吃飯
特別的時候來 一定有特別的事
先吃飯 緩和朋友的情緒
感謝您的好話分享
作者: 黑狗     時間: 2010-5-27 04:27 PM
這種打招呼的方式.也只有台灣才有.多麼熱情.親切.
有一次去大陸出差時.當地的接待人員一見到我們就說晚上好.
我馬上回,<吃飽未.他們聽得一頭霧水.為什麼問我們吃飯沒.
等我詳細解說這是台灣特有的請安方式.

中午絕不會說午安.晚上不會說晚安.一定說吃飽未.晚上會說阿未困.
就是還沒睡的意思.這濃濃的人情味是在其它國家是看不到的.
台灣這國家也有它可愛的地方.




您這回文都黏在一起了,很不容易瀏覽,
所以給分段一下!~
派謝喔!


[ Last edited by xp20060726 on 2010-5-27 at 04:50 PM ]
作者: wutkwutk     時間: 2013-9-22 08:29 PM
謝謝分享,上傳辛苦了,我們支持你,請繼續加油分享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