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散文 / 小品 / 文藝 - 原創天地 - 台灣糖甜哪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台灣糖甜哪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葉銘村
  白金會員 
 


  積分 34257
  發文 5256
  註冊 2010-3-4
  來自 台南縣新營市
  狀態 離線
#1  台灣糖甜哪

台灣糖甜哪               作者:葉銘村  民國99年8月26日

台灣糖甜哪
日本人殖民台灣榨糖水
利潤全歸會社
蔗農年年種甘蔗
年年反欠會社的債
種甘蔗無利頭
反欠債賣田還會社
作到半死
飫到無米煮
天下出第一憨力
吃第一惡食是做田人

台灣糖甜哪
會社收購甘蔗磅秤動手腳
一牛車甘蔗減磅二千斤
吃肉吸血兼啃骨
唉!做人第一憨
種甘蔗給會社磅

台灣糖甜哪
會社收購價俗累累
蔗農不能先講價
會社講多少是多少
二林蔗農要先講價再收購
會社會同大批巡查(警察)
強行派工收購起衝突
唉!種甘蔗到後的結果
是蔗農官司纏訟判型入獄

台灣糖甜哪
農民不配合總督種甘蔗都不行
田溝水被控制
其他農作物是沒辦法灌溉
會社強制收購農地
台灣人淪為會社的佃農
糖的外銷收益全歸日人
吃糖兼搶奪土地
最大的地主是會社哪
台糖接收土地就是會這麼多

台灣糖甜哪
糖是最甜的產品
是被壓榨的甜哪
日據殖民地糖是掺血淚水的苦

糖甜在嘴口
心肝頭是掺被壓榨的苦
被殖民被壓榨的甘蔗水
甜哪!是掺血淚水的苦




葉銘村
2010-8-27 11:50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葉銘村
  白金會員 
 


  積分 34257
  發文 5256
  註冊 2010-3-4
  來自 台南縣新營市
  狀態 離線
#2  

是蔗農官司纏訟判型入獄

更正為:
是蔗農官司纏訟判刑入獄




葉銘村
2010-8-27 01:07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葉銘村
  白金會員 
 


  積分 34257
  發文 5256
  註冊 2010-3-4
  來自 台南縣新營市
  狀態 離線
#3  

后里國小張文彥主任,春風化雨三十年,是道地的糖廠孩子,由於父親在月眉糖廠工作了 一輩子,自然張主任也與糖廠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小,糖廠與甘蔗園、五分車就是他的生活圈,住在糖廠後面的月眉村,與糖廠可以說是幾步之遙,當每年十一月糖廠開工時,轟隆隆的機械運轉聲就成了他們生活的節奏,飄散晴空的煙霧與午后放的風箏共舞。曾何幾時,慢慢地這些都收進了記憶的箱篋。有幸我們能再分享這些本來深埋的動人故事,讓我們傾聽吧!

  日人壓榨台灣蔗農的血淚故事

  日本人殖民台灣,極盡剝削壓榨之能事,當時流行一句話 「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從這句話透露出一個玄機即日本人會在磅秤上做手腳,怎麼做呢?因為蔗農種甘蔗賣給當時日人經營的製糖株式會社,過磅後依重量給錢,結果一大把甘蔗過磅卻只有一點點重量。農民感到狐疑向保正〈當時的里長〉抗議,於是三個保正一同到會社一窺究竟,乾脆三個保正一起上去秤,一秤「三個保正八十斤」,所有疑問不攻自破了。

  恐怖的轟炸

到了二次大戰末期,台灣飽受盟軍飛機轟炸之苦,尤其盟軍的目標之一是工廠,因此當時日人經營的四十二座糖廠,有泰半嚴重受損。月眉糖廠由於有月眉山屏障僅輕微受損,當時我家也進了一顆砲彈,幸是未爆彈,否則當時竹編的簡陋房子不夷為平地才怪。


為嚐白甘蔗 自己砍到自己一刀

  國小時就讀月眉國小,當時物資艱困糖果少的很,既然白甘蔗是用來製糖應該很甜才對。某天上學前,拿了 一根白甘蔗,到廚房拿了菜刀來剁,殊不知蔗莖又硬又滑,用力一砍,一滑溜就砍到我手指上,登時血流不止,但怕大人罵,自行包紮就趕緊上學去了,至今痕跡尚在。

   

製糖時期的忙碌 常使爸爸成了夜歸的男人

  糖廠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為甘蔗採收期也是糖廠開工製糖的時後,糖廠製糖是二十四小時,除非機械維修才有休息時刻,製糖時從原料區運來一車車的甘蔗,必須一一磅秤後方能堆到蔗場準備壓榨,父親必須等到所有甘蔗磅秤完畢,才能下班,所以當父親回家時我早已進入夢鄉了。

 




葉銘村
2010-9-1 10:30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葉銘村
  白金會員 
 


  積分 34257
  發文 5256
  註冊 2010-3-4
  來自 台南縣新營市
  狀態 離線
#4  

張克輝:為某些台灣人歌頌日本殖民統治悲哀  



--------------------------------------------------------------------------------
07/08/2004/08:26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據中新網報道,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說,對於某些台灣人歌頌日本在臺殖民統治,他感到很悲哀。他還說,兩岸關係要改善,同胞間應增加相互了解。

據了解,張克輝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張姓世家,整個青少年時代都生活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張克輝說,他的中國人意識因日本人產生。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初等教育分為公學和小學。由於出生世家,張克輝被送到多數學生為日本小孩的小學就讀,而多數台灣人只能在條件較差的公學讀書。他說,這個時期的學習讓他受到較好的日語教育,但也飽受日本小孩欺負,經常打架。等他長大,又發現日本人隨便都能上的省立職業學校,台灣人報考在十二人中才錄取一個,班長也一定是日本人。他說,當時的台灣,日本人與台灣人差別待遇十分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侵入台灣時發生在彰化境內的八卦山戰役自然成為當地人的驕傲。張克輝表示,很早他就了解到八卦山戰役,那是日本侵臺打過最厲害的一仗。念彰化高級商業學校的時候,在修建運動場的一次義務勞動中,還挖出了許多那次戰鬥遺留下來的子彈殼與刺刀,“可知當時戰況是如何地激烈”。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許多台灣人與殖民者勇敢抗爭,現在卻有台灣人美化乃至歌頌那段歷史,張克輝說:“那是完全的歪曲,我感到很悲哀。”他說,所謂日本人“開明統治”,是台灣少數人為美化日本,用各種方法製造的謠言;美化日本殖民歷史的這些人,違背歷史,對不起過去那個時期為台灣奮鬥的那些人。

關於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張克輝對兩岸同胞間缺乏了解的現狀表達了憂慮。他說,大陸同胞對台灣了解得還不夠,當有人說多數台灣民眾受到“台獨”思想影響,他總要站出來反對,告訴他們台灣人的中國意識一直存在、台灣社會保留中華民族的習俗不會比大陸少。前一個時期,他所撰寫的回憶在大陸的台灣人生活的劇本拍成了電影《台灣往事》在兩岸上映,希望能為增加兩岸同胞間的了解再多做些事情。

採訪即將結束時,張克輝還特別向記者強調,兩岸關係一定要改善,臺海問題一定要和平解決,“台獨”路線沒有前途,只會害台灣。

  




葉銘村
2010-9-1 10:34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