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散文 / 小品 / 文藝 - 我40歲,我迷惑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我40歲,我迷惑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appychyan
  榮譽會員 
 


 
  積分 55577
  發文 4018
  註冊 2006-5-27
  狀態 離線
#1  我40歲,我迷惑

  

HBO最近常提醒我:我已經40了。

兩個月前的早上,HBO在演《七個畢業生》。這部1985年的片子,講的是社會新鮮人的故事。主題曲《聖艾摩之火》,曾經紅遍半邊天。主角羅伯洛、黛咪摩爾、安德魯麥卡錫是當年的青春偶像。

如今,黛咪摩爾45歲了,不再是青春玉女,忙著照顧家裡的小弟弟。而羅伯洛在現在年輕人心中,可能已經變成了我這一代人的勞伯狄尼洛。「聖艾摩之火」指的是水手在暴風雨的夜空中看到的光芒,可以指點航行的方向。40歲的人,已經從水手變成火光。

一個月前在上海的旅館,又看到HBO演「40處男」。主角40歲還沒有失身,最後愛上了有個青春期女兒的媽媽。嗯……這種案例雖然很少,但這種心情卻非常普遍。我們在行為上雖然身經百戰,但心態上都是40處男。

一個禮拜前在紐約,我經過約翰藍儂在西72街的故居。1980年,藍儂在家門口被自己的歌迷槍殺,死時40歲。

我從72街散步到53街,走進「現代藝術博物館」。來這裡,當然要到五樓看梵谷的「今夜星光燦爛」。梵谷結束自己生命那一年,37歲。

回台灣的飛機上,看到CNN訪問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他今年45歲,很多人把他跟甘迺迪相比。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那年,只有43歲。

突然間,圍繞在我身旁和心中的,都是40歲的人。

我當然可以厚著臉皮,繼續賴在30歲末期。畢竟回國後去診所看病,藥袋裡的處方單,寫著我的年齡是39歲3個月。健保局是慈善的,算年齡的方法很科學。但我想唬誰?論中國人的虛歲,我已經41。

40歲,是什麼感覺?老實說,跟30歲沒什麼差別。我們會覺得自己老的唯一原因,是身旁的人老了。孩子慢慢長大,父母身體不好。我們這才驚覺:已經40歲。

過年時,參加高中同學會。來了十個同學,卻有三十個人。大部分時間不是同學之間敘舊,而是照顧妻小的需求。「不要跑」、「慢一點」、「這個不許碰」、「那個放下來」。管教聲亂劍齊飛,大家在小孩背後步步相隨。很少機會坐下,一坐下就低頭看時間。好不容易找到空檔,先啃一口白飯,再打聽哪裡有好的幼稚園,好的醫院。

打聽醫院,當然是為了父母。40歲,要照顧上下兩代。有時候父母,變得比小孩更像小孩。很多同學把父母接到家裡來住,卻沒有時間親自照顧他們。於是操著鄉音的爸媽被操著菲律賓音的小女孩推到公園,爸媽看著樹上的蜘蛛,菲傭看著手機螢幕。

子女雖然「不孝」,但開完會後還是會溜出來陪爸媽看病。坐在醫院擁擠的塑膠椅上,不時低頭看手上的黑莓機。牆上紅色的數位號碼緩慢前進,有時還突然倒退二十號。那一刻,我們後悔自己沒有學醫。

我們學了文法商,但到了40歲似乎都變成商人。學文的同學現在和文的唯一接觸是看《壹周刊》,但看的還是社會財經那一本。當年我們談風花雪月,如今只談金銀銅鐵。每個人都知道「勤美樸真」,誰還記得當初的校訓「勤樸誠勇」?

我們墮落了嗎?也沒有。大家還是清清白白地賺錢,壓抑了大部份的邪念。庸俗了嗎?不盡然。孩子還是通通送才藝班,琴棋書畫學不完。我們只是慢慢從書本中,走到現實裡。雖然在隨波逐流,但還是用力地播水和換氣。

同學會只來十個人,因為一大票去大陸了。「現在大家在上海吃飯,比在台灣頻繁。」感嘆的這位同學全家搬到上海,孩子上當地的雙語學校。他繼續說:「現在上班天,坐港龍從上海飛香港,飛機空得很。為什麼?因為大家不飛了,通通住在上海了!」此話一出,另一位同學立刻用「愛台灣」回堵。搬到上海的這位站起來,吃了一塊鳳梨酥。

我們是欠台灣最多的一群。我們念公立高中、公立大學、受國家的栽培、享盡榮華富貴。然而一旦要開始盡義務時,大家都跑光了。第一波跑到了美國,在那裡過著舒服生活。第二波跑到了上海,在那裡開創未來。

「你愛台灣嗎?」同學追著問。

「當然愛。」上海的同學說。

「愛怎麼沒有行動表示?」

「我想40歲這一代,都受了兩種迷思。一種是小時候的愛國教育,那讓一些人跑到了美國。另一種是現在的愛台灣教育,那讓一些人跑到上海。愛在台灣,一向是政治的工具,不是真誠的關懷。」

「好虛偽的風涼話。」

我們看氣氛就要變僵,趕緊起來打圓場。有人講起林志玲,有人說他認識林志玲。在故意營造起來熱鬧中,我知道這兩個同學以後不會講話了。他們高中時曾是橄欖球隊最好的搭檔,一起衝過大半場,一起受過傷。

我知道他們倆個都愛台灣,我知道我們都是。但我們貢獻得不多,的確應該羞恥。我們曾被期許成為社會的中堅,現在拼命匯錢到國外投資證券。我們曾被期許成為國家的棟樑,現在在被拘提前逃離桃園機場。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因為我們其實沒有高中時自以為、和大家覺得的、那麼優秀。我們會讀書考試,也許能泡泡馬子,但20年後,當每天的生活變成在幼稚園、醫院、辦公大樓、候機室之間奔波,我們也捉襟見肘了。慢慢的,我們不知道怎樣去愛國,只好把愛的範圍縮小到自己的家。我們自私,但也無私。因為伺候的順位,永遠是子女、父母、老闆、配偶,然後自己。

是啊,我們還是保存了一點點好學生的本性,它顯現在永遠把孩子擺在第一。誰不喜歡買Gucci?但為了幫孩子買鋼琴,我可以穿達新牌雨衣。誰不想周末晚上去威秀看電影,但為了陪孩子,我可以在家看迪士尼。孩子搞定了,再照顧父母。父母睡著了,再回公司加班。於是很多夫妻三個月沒有性生活,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力氣過自己的生活。

你問40歲的人最近怎麼樣,標準答案是「累」。20歲,你因為玩而累。30歲,你因為工作而累。40歲,你因為家庭而累。為家庭而累,是三者中唯一在自己身上看不到立即成果的。喔,不對,在自己身上會有成果。那個成果叫肝腫瘤。更可怕的,是憂鬱症。

我已經有好幾位同學,因為憂鬱症而自殺。他們都是我們那一屆最有才氣的。他們走了,留下我們這些比較平凡的,繼續跟人生奮鬥。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們已經四十,感覺像困在熱鍋。

同學會結束後,大家各奔東西。

「你要去哪裡?」我問同學。

「幫老婆買生日禮物。」同學說。

「喔,你老婆過幾天生日?」

「我老婆上個月生日!」

我們都笑了出來。孩子吵得要吃麥當勞,硬把他拉走,他頻頻回頭說「我們再約吃午飯」。我揮揮手,點點頭,但當然知道,他沒有時間跟我吃午飯。看著他的背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我們都會OK。我們走到這一步了,應該就可以再走下去。像螞蟻上樹的粉絲,灰頭土臉,但軟而不斷。像麻辣火鍋的湯頭,久煮不爛,越陳越香。我們會忘掉你的生日,但會補上禮物。我們會遲到,但我們遲早會到。今夜星光燦爛,聖艾摩之火在燒,40處男在街角得到第一個親吻,但願他知道未來的性愛只會越來越少。孩子在哭,爸媽在叫,我們不年輕,也不老,會繼續在迷惑之中,搖啊搖。

[ Last edited by xp20060726 on 2010-1-12 at 12:16 AM ]




2009-3-11 08:07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敏=]
  基本會員 
 


  積分 65
  發文 15
  註冊 2009-3-11
  狀態 離線
#2  

40歲的人生
多姿多彩
40歲的女强人忙于工作
40歲的婦女忙于家务事

[ Last edited by 敏=] on 2009-3-13 at 02:08 PM ]


2009-3-13 11:29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pippen0810
  一般會員 
 



  積分 381
  發文 109
  註冊 2008-12-16
  狀態 離線
#3  

人生苦短  無常    生老病死  都是要去體會的  我就是人生八
唐伯虎  在70  歲時  寫了一首詩   也是他的人生體會  或許每個人體會不一樣  一切盡在不言中...人生七十古稀       我今七十為奇   
                    前十年幼小           後十年衰老
                    中間剩下五十年   一半又在夜裡過了
                    算來只有二十五在世    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這是我去慈濟上課時  老師說的一段故事   這首詩  就看個人如何去想了


2009-3-14 05:04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lkv1234
  基本會員 
 



  積分 167
  發文 34
  註冊 2008-6-4
  狀態 離線
#4  

好快
多超過四十了.......................


2009-3-15 12:03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非洲小新
  進階會員 
 



  積分 2089
  發文 234
  註冊 2008-3-7
  來自 美麗的星球
  狀態 離線
#5  

一轉眼.已過了40歲.回想前塵.我已忘了我曾做過甚麼好事.人生已過了一半.
年少時只想快快長大.好做一些大人才可以做的事.
長大後又想回到從前.孩提時無憂無慮的生活.人真是一種矛盾的動物.
年輕時.天地都不怕.總認為只要我要的.甚麼我都能做得到.
一過了40.現在只想我還能做些甚麼?


2009-3-15 12:15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colden
  基本會員 
 



  積分 122
  發文 37
  註冊 2009-2-13
  來自 usa
  狀態 離線
#6  

我都要靠近50歲.我還是在迷惘.我這生到今天我得到什ㄇ.我沒有任何 回憶

2009-3-16 12:33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loa2727
  基本會員 
 



  積分 34
  發文 8
  註冊 2006-3-2
  狀態 離線
#7  

轉眼.已過了40歲又一半了,茫茫人生已過了一半.
生活中總是老闆排第一,再來是老婆,子女,父母.
沒人照顧自己,要多保重.


2009-12-30 11:18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kevin999
  一般會員 
 



  積分 628
  發文 78
  註冊 2006-3-7
  狀態 離線
#8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而您迷惑,或許有一些人很迷惑。

人生如同接力賽,一棒接過一棒,從父母親手中接過,努力跑啊跑,
再傳給下一代。過程沒有閒情逸致看風景,過程沒有注意到加油吶喊聲。
然後不支倒地,化成地水火風,隨處飄盪,隨著機緣再結合成後一輩子,
接著跑,跑啊跑,要跑到彼岸,不知要跑多少輩子!不迷惑嗎?很迷惑!

孔子五十知天命!看來還要等十年,等到您五十歲再看看?



幫您分段一下好閱讀啦!
別介意嘿!~


[ Last edited by xp20060726 on 2011-10-15 at 10:22 PM ]


2011-10-15 09:54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jackietina
  一般會員 
 



  積分 238
  發文 117
  註冊 2012-1-18
  狀態 離線
#9  

多深悟的一個心情,40歲了,我也是這個年級的。想想在30歲末,狠下心跑到國外去上班。過了40那一年我不知道惑與不惑來了沒有。因為,這種東西不能夠像有沒有懷孕一樣使用驗孕棒測試,所以我疑惑在【惑與不惑之間】。

版主的想法,在感慨歲月的奔流與現實的無奈,就像我剛說的【惑與不惑】我還在懷疑。

孔子曾經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佛語中也說了,明鏡本非台何處染塵埃。

在這種本來無一物的意境中,我很努力的看完版主的文章,突然感受到版主是我的同學(不同校),我們生活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事物、同樣的政治、同樣的情感.......的同樣的一種對所有事都有所抱歉的時代。我們所感受到的是同一層次的話題。因此,我很努力的看完了這篇文章。

我在【惑與不惑】之間,困擾了很久,不是我笨。是這個東西沒有準則。

某一天,我出差後跟著友人共同搭車反回台北,在路上我們聊到家庭、朋友、父母親、工作、某個該死的老板、業界的轉變、股票的震盪、對小孩的教育,之後他突然問我一句:「還想再去國外發展嗎?」。

也不知道從那來的靈感,或許是為了掩飾自己不再想出國的想法。我回答他:

我決心留在台灣照顧我的家人,陪著我的小孩共同成長,我相信以往我把工作放第一位的努力方式的那種能力,絕對可以轉移到「家人」+「事業」共同發展上。所以我選擇留在台灣。
我的友人非常高興也非常贊同這種想法!! 不停的稱許這樣的想法真是太棒了!!

當下,我發現我沒有疑惑了。
原來要做到不惑是很容易的。
原來不惑就在自己心中。
原來我們早就不惑了。

[ Last edited by jackietina on 2012-1-21 at 04:57 PM ]


2012-1-21 04:54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birdychou98
  基本會員 
 



  積分 143
  發文 44
  註冊 2009-6-9
  狀態 離線
#10  我的認識!!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我的認識感知:人常要反向思考,包括"重力"&"反重力","四十不惑"是否四十才開始感到自己有惑!感知強的老闆、主管,會跟你這個課長說,我覺得你已有做經理的能力!孔子先賢給了一個思考點來自我檢討、思考!!也要看個人是否人跟上!!!


2012-1-22 02:44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王樸黎
  一般會員 
 



  積分 342
  發文 45
  註冊 2010-4-13
  狀態 離線
#11  

40歲了,可以緬懷,緬懷青春飛揚;
40歲了,可以感嘆,感嘆人浮於世;
40歲了,可以警惕,警惕韶華空過;
從學校畢業後投入職場,經歷結婚、生子、升遷等等,到40歲正是人生最必須充滿動力的時候,因為左肩前代、後代;右肩車貸、房貸,逼得人不斷地運轉,不斷地運轉,偶爾在休息時,緬懷啦、感嘆啦、警惕啦…流過心間,接著呢?哭不出,笑不得,繼續運轉。
40到50,甚至到60是家庭責任扛在肩的年紀,也是唯利是圖的年紀,俗氣嗎?又如何!
不見網路流傳這麼一則:
人的一生有甚麼好比的:
10歲看智力,20看學歷。
30看能力,40看經歷。
50看財力,60看體力。
70看病歷,80看黃曆。


2012-1-28 09:27 P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xp20060726
  榮譽會員 
  隨緣放下,輕安自在.



 
  積分 82058
  發文 8761
  註冊 2006-7-26
  來自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狀態 離線
#1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王樸黎 at 2012-1-28 21:27:
40歲了,可以緬懷,緬懷青春飛揚;
40歲了,可以感嘆,感嘆人浮於世;
40歲了,可以警惕,警惕韶華空過;
從學校畢業後投入職場,經歷結婚、生子、升遷等等,到40歲正是人生最必須充滿動力的時候,因為左肩前代 ...

也許那只是一般世人的看法!
我想人生仍然得看開點,要有生命積極意義前瞻!
雖然說人生本無常,很難以掌握與預知;

不過,人生的長度與無常是無法預知與掌握;
但是,生命的劇本可以自己去編寫,寬度可以自己去開創!~


人生仍然要去參透它,而不是如宿命論般的看破與無奈!!


2012-1-28 10:18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