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川蝴蝶君
榮譽會員
緣盡 命短 情傷 義絕 愁更愁
積分 51329
發文 3022
註冊 2006-4-15 來自 陰川蝴蝶谷
狀態 離線
|
#1 澎湖發現鱷魚化石 至少800萬年
澎湖縣民潘明國日前發現的化石,昨天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程延年博士鑑定,研判是馬來鱷化石,初估至少有八百萬年歷史。
程延年說,這是台澎地區首次在地層裡發現鱷魚化石,可彌補台灣史上「失落的環節」,意義深遠。
澎湖明億企業行負責人潘明國上周向澎湖縣文化局通報說,他在西嶼鄉海邊進行挖掘工程,在深約卅公分的地層裡,挖出近兩百塊疑似同一生物的骨骸化石。
縣文化局昨天請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祕書滕清生及地質學組研究員程延年鑑定,確定是「中新世紀」時期的鱷魚化石,距今八百萬年到一千四百萬年。
程延年說,初步研判應是馬來鱷的一種,長約三公尺,目前頭部骨骸約有百分之八十出土,是較為完整的部分,但仍缺下顎骨;脊椎骨出土不到百分之五,另外就是前後肢各有一部分。
整體來說骨骸拼湊起來完整性超過百分之六十,因挖掘者非專業人員,挖出的化石有不少破壞相當嚴重,挖出後又數度移動,已有腐化情形,科博館技術人員今天將協助澎湖縣文化局,先做固化處理後再組裝,約半年時間應可使這條馬來鱷形體重現。
程延年說,據他了解,這隻鱷魚化石,應是目前澎湖發現年代最早的鱷魚化石。考古學家及收藏家以前曾在台灣及澎湖海溝發現鱷魚化石,但在地層發現還是第一次。
科博館收藏經理單希英說,在台灣相關史料上,地層中鮮少發現脊椎動物化石,這一發現顯示澎湖陸地當時已上升到一定高度,與之前同時期在地層發現的淺海貝類可互相印證,若能與中國大陸發現的鱷魚化石相比對,應能釐清當時海陸變遷與動物遷徙關係。
程延年表示,這項發現對研究台澎古代動物與中國北方動物群的遷徒關係應有幫助,目前考古史上這部分還是未知領域。
他說,西太平洋地區如日本、琉球及中國大陸沿海,都曾發現過鱷魚或其他脊椎動物化石,台灣因缺乏發現紀錄,在歷史上是空白的,如今發現澎湖地層裡也有鱷魚化石,顯示台灣與西太平洋化石生物群是有關連的,台灣在中新世時期空白的一頁也能填補起來,是台灣史珍貴的發現。
發現人一度拒交
發現鱷魚化石的潘明國,昨天一度拒絕交出化石,讓研究人員傻眼,澎湖縣長王乾發苦勸,還遭潘的友人質疑「恐嚇」,最後答應爭取以「潘明國」為化石命名,他才交出。
澎湖縣文化局長曾慧香說,潘明國廿四日向文化局通報挖到化石,她到現場看過後,就曾要求潘明國及在場的中華民國礦岩協會副理事長蔡志鋒等人,依文化資產保存法不得再到現場挖掘。但據她了解,潘明國事後又到現場再挖出一部分骨骸,文化局可以依法處理,但考量他最後同意交出化石,文化局暫不追究。
科博館主祕滕清生及程延年等人前晚就搭機來澎湖到潘家檢視化石,當時程延年急得直說:「好可惜,這一定要搶救」,因為發現人非專業挖掘,造成化石受破壞,挖出來後遇濕氣,已有腐化現象,須馬上做固化處理。
|
|
|
2006-8-18 10:31 PM |
|
clairvoyant
論壇貴賓
灌水是王道、哀莫大於心死
積分 205150
發文 1471
註冊 2005-9-15 來自 歲月虛擲在網際論壇
狀態 離線
|
#2
史前怪鱷 雙腳行走、吃恐龍
美國科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裡,發現五種外型怪異的史前鱷魚化石,約有一億年之久,牠們能雙腳行走,有的還以恐龍為食。
國家地理雜誌常駐探險家賽瑞諾的團隊發現,這五種古怪的鱷魚腿部極長,讓牠們能像哺乳類動物般直立行走,不必腹部貼地爬行,行動靈活,讓牠們有足夠的速度獵食和逃往水中避難。這也表明,史前鱷魚在陸地的活動,和在水中一樣敏捷。
這五種動物已經絕跡,是現代爬蟲類的祖先,演化時間與恐龍相同。由於外型特殊,分別命名為野豬鱷、鼠鱷、犬鱷、鴨鱷和煎餅鱷。這些猛獸一億年前棲息在被稱為岡瓦納的南部陸塊。大多數化石都是在偏遠、暴露在外的岩石和沙丘表面發現的。
新發現的鱷魚之中,最兇猛的是野豬鱷,身長六公尺,「有獠牙,就像穿著裝甲的貓」,以獵捕恐龍為食。
煎餅鱷如薄餅般扁平,會在水裡潛伏數小時不動,等魚兒游進牠充滿利牙的一公尺寬大嘴。鼠鱷有著平坦的短鼻和鼠牙,方便牠翻動土壤覓食根莖類植物。
化石掃描結果表明,史前鱷魚可能比現代鱷魚聰明。賽瑞諾說:「牠們的大腦功能可能比現代鱷魚複雜,因為與守株待兔的獵食方式比較,在陸地捕食通常需要更高的智商。」
|
辛勤耕耘要放下,版主灌水稱輕安;網際亂象非今始,隨緣自在厚臉王? |
|
2009-11-22 11:48 AM |
|
lemel33
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
發文 N/A
註冊 N/A
狀態 離線
|
#3
如果自己看到這種東西應該會被嚇一跳
怎麼有這麼恐怖的鱷魚那麼的長和大
|
|
2009-11-25 08:38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