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汽(機)車討論區 - [賽事] F1完全手冊(參考)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賽事] F1完全手冊(參考)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etsukuo
  中級會員 
 


  積分 778
  發文 123
  註冊 2006-3-4
  狀態 離線
#1  [賽事] F1完全手冊(參考)

[來源:BTbbT-辛德瑞拉]

修訂過一些最新紀錄, 難免會有疏漏, 發現請告知
我比較欣賞90年代中期以前的資料, 不過也還沒看完



F1發展史----50年代
技術里程碑
碟式剎車(1951)
非渦輪增壓引擎首次做到每公升壓搾100馬力以上(1953)
燃油直噴技術(1954)
可變角度閥門(1954)
出現後置引擎
引擎, 重量變化
1950-1951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45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425馬力, 9300轉, 車重710公斤(1951年Alfa Romeo 159)
1952-1953
75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20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175馬力, 7200轉, 車重560公斤(1953年Ferrari 500)
1954-1960
75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25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290馬力, 8500轉, 車重730公斤(1955年Mercedes W196)也就是著名的銀箭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50 Joe Fry (GB)
1950 Raymond Sommer (F)
1952 Luigi Fagioli (I)
1953 Charles de Tornaco (B)
1953 Felice Bonetto (I)
1954 Guy Mairesse (F)
1954 Onofre Marimon (RA)
1955 Alberto Ascari (I)
1955 Pierre Levegh (F)
1955 Don Beauman (GB)
1956 Louis Rosier (F)
1957 Ken Wharnton (GB)
1957 Eugenio Castelotti (I)
1957 Alfonso de Portago (E)
1957 Piero Carini (I)
1957 Bill Whitehouse (GB)
1957 Herbert Mackay-Fraser (USA)
1958 Archie Scott-Brown (GB)
1958 Erwin Bauer (D)
1958 Luigi Musso (I)
1958 Peter Collins (GB)
1958 Peter Whitehead (GB)
1958 Stuart Lewis-Evans (GB)
1959 Jean Behra (F)
1959 Ivor Bueb (GB)


F1發展史----50年代
技術里程碑
碟式剎車(1951)
非渦輪增壓引擎首次做到每公升壓搾100馬力以上(1953)
燃油直噴技術(1954)
可變角度閥門(1954)
出現後置引擎
引擎, 重量變化
1950-1951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45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425馬力, 9300轉, 車重710公斤(1951年Alfa Romeo 159)
1952-1953
75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20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175馬力, 7200轉, 車重560公斤(1953年Ferrari 500)
1954-1960
75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25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290馬力, 8500轉, 車重730公斤(1955年Mercedes W196)也就是著名的銀箭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50 Joe Fry (GB)
1950 Raymond Sommer (F)
1952 Luigi Fagioli (I)
1953 Charles de Tornaco (B)
1953 Felice Bonetto (I)
1954 Guy Mairesse (F)
1954 Onofre Marimon (RA)
1955 Alberto Ascari (I)
1955 Pierre Levegh (F)
1955 Don Beauman (GB)
1956 Louis Rosier (F)
1957 Ken Wharnton (GB)
1957 Eugenio Castelotti (I)
1957 Alfonso de Portago (E)
1957 Piero Carini (I)
1957 Bill Whitehouse (GB)
1957 Herbert Mackay-Fraser (USA)
1958 Archie Scott-Brown (GB)
1958 Erwin Bauer (D)
1958 Luigi Musso (I)
1958 Peter Collins (GB)
1958 Peter Whitehead (GB)
1958 Stuart Lewis-Evans (GB)
1959 Jean Behra (F)
1959 Ivor Bueb (GB)


----60年代
技術里程碑
四輪驅動賽車(1960)
六速變速箱(1961)
單體結構車架(1962)
側包圍以及小型空氣動力翼片(1967)
尾翼誕生(1968)
引擎, 重量變化
1960
75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2500cc無壓縮引擎
無重量限制
290馬力, 8500轉, 車重754公斤(1960年 Ferrari 256)
1961-1965
無壓縮裝置引擎, 排量介於1300cc至1500cc
最小重量450公斤
190匹, 9500轉, 車重460公斤(1961年 Ferrari 156)
215匹, 10800轉, 車重450公斤(1965年 Lotus 33)
1966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
360馬力, 9000轉, 車重540公斤(1969年Matra MS80)
安全措施發展
1)車輛:
1963-1965: 只允許泵式燃油補給; 自動點火裝置; 防滾架; 雙剎車系統; 安全帶固定標準出現; 防火油箱, 防火油料填充裝置;
1968: 電路中斷隔離系統; 倒檔; 適合快速逃生的駕駛艙; 防滲漏油箱; 車手頭部上方5公分處的防滾支架
1969: 雙滅火器; 空氣動力套件必須穩定且只能固定在賽車避震彈簧處; 車體的高度與寬度開始得到限制
2)賽道:
FIA開始負責賽道安全性調查(之前由各個主辦國自行負責)
3)車手:
強制使用防護性頭盔
1968: 推薦使用安全帶防護套, 防火賽車服, 防碎片護目鏡
4)競賽組織:
1963: 旗語開始被引入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60 Harry Blanchard (USA)
1960 Ettore Chimeri (YV)
1960 Harry Schell (USA)
1960 Chris Bristow (GB)
1960 Alan Stacey (GB)
1961 Giulio Cabianca (I)
1961 Wolfgang von Trips (D)
1962 Peter Ryan (USA)
1962 Ricardo Rodrigues (MEX)
1964 Tim Mayer (USA)
1964 Carel Godin de Beaufort (NL)
1966 Walt Hansgen (USA)
1966 John Taylor (GB)
1967 Lorenzo Bandini (I)
1967 Giacomo \'Geki\' Ruso (I)
1967 Bob Andersen (GB)
1967 Georges Berger (B)
1967 Ian Raby (GB)
1968 Jim Clark (GB)
1968 Mike Spence (GB)
1968 Lodovico Scarfiotti (I)
1968 Jo Schlesser (F)
1969 Lucien Bianchi (B)
1969 Paul Hawkins (AUS)
1969 Moiss Solana (MEX)
1969 Gerhard Mitter (D)


----70年代
技術里程碑
光頭輪胎(1971)
六輪F1賽車(1976)
渦輪增壓引擎(1977)
F1進入」Wingcar」時代, 大型車體包圍開始出現(1977)
子午線輪胎(1977)
引擎, 重量變化
1970-1971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30公斤
450馬力, 10000轉, 車重540公斤(1970 Tyrell 001)
1972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50公斤
450馬力, 10000轉, 車重560公斤(1972 Lotus 72D)
1973-1980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
500馬力, 12000轉, 車重580公斤(1975 Ferrari 312T)
500馬力, 11000轉, 車重610公斤(1977 Renault RS01)渦輪增壓
500馬力, 12000轉, 車重585公斤(1979 Ferrari 312T4)
安全措施發展
1)車輛:
1970: 膽囊狀可變型安全油箱
1972: 油箱中加入安全泡沫材料; 賽車所有鎂制部件必須厚度大於3mm; 車尾出現15瓦紅燈; 頭墊(headrest開始出現); 座艙最小尺寸受到限制; 外部滅火裝置與電路切斷系統控制; FIA制定油箱規範
1973: 可變型圓形油箱; 禁止在懸掛部分使用電鍍工藝
1974: 防滲油箱出現
1976: 從賽車踏板至儀表盤部分開始使用「安全結構」
1977: 規定使用踏板防護裝置
1978: 規定在車手及前防滾架後方安裝隔離作用的隔板
1979: 座艙開口擴大; 雙後視鏡出現; 改進的滅火裝置
2)賽道:
1970: 賽道設計思路必須公開; 賽道邊緣留出不少於3公尺的空間; 雙護欄; 觀眾必須在安全網後方3公尺以外; 維修區域和賽道間要求有隔離設備; 關於賽道寬度,表面材料,坡度改變等形成規範要求; 禁止使用稻草堆做為賽道緩衝設施; FIA強制性賽道調查
1972: 賽道安全標準出台; 碎片防護網規範標準
1973: 帶有抓地樁的安全拉網(catchfence); 搶救設備出現; 發車格尺寸規範化
1974: 安全拉網+減速沙地聯合使用
1975: 賽道工作人員(Marshal)佈置到賽場各個位置
1977: 規定沙礫石減速帶
3)車手:
1971: 要求車手裝備在事故後, 保證5秒內可以讓車手逃離座艙
1972: 六點式安全帶出現; 車手號碼制度產生
1973: 所有車手需要接受身體醫學檢查
1975: FIA制定防火服規範標準
1977: 頭盔必須通過FIA檢測
1978: 車手需要獲得FIA認證, 方可具備參加F1的資格
1979: 生命支持裝備強制使用(可在事故發生後自行提供氧氣給車手)
4)競賽組織:
1971: 人員, 設備, 相關職責由賽事主管確定; 工作人員信號出現
1973: 防火措施提供
1974: 醫療服務提供; 現場搶救中心出現, 強制性的醫療救護訓練
1975: 兩排兩列的交叉發車形式確立; 前後兩車間隔12公尺
1978: 發車前後兩車間隔14公尺
1979: FIA確認使用靜止啟動發車方法。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70 Bruce McLaren (NZ)
1970 Piers Courage (GB)
1970 Jochen Rindt (A)
1971 Ignazio Giunti (I)
1971 Pedro Rodriguez (MEX)
1971 Jo Siffert (CH)
1972 Joakim Bonnier (S)
1973 Roger Williamson (GB)
1973 Francois Cevert (F)
1973 Nasif Estefano (RA)
1974 Peter Revson (USA)
1974 Silvio Moser (CH)
1974 Helmuth Koinigg (A)
1975 Mark Donohue (USA)
1977 Tom Pryce (GB)
1978 Ronnie Peterson (S)


----80年代
技術里程碑
雙底盤(1981)
碳纖維底盤(1981)
逃生空間(survival cell)(1982)
氣動閥門控制(1986)
主動式懸掛(1987)
半自動變速箱(1989)
七檔變速箱
引擎, 重量變化
1980-1983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1980), 585公斤(1981), 580公斤(1982), 540公斤(1983)
480馬力, 10000轉, 車重588公斤(1980 Williams 07B)
640馬力, 11000轉, 車重540公斤(1983 Brabham BMW BT55)渦輪增壓
1984-1985
1500cc帶有壓縮裝置或者3000cc無壓縮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 每場比賽不得使用220升以上的燃油
750馬力, 12000轉, 車重540公斤(1985 McLaren-TAG MP4/2B)渦輪增壓
1986
1500cc帶有增壓裝置的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 每場比賽最多使用195升燃油
1400馬力, 12000轉, 車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 FW11)渦輪增壓
1987-1988
最小重量500公斤(1987), 540公斤(1988)
每場比賽最多使用195升燃油(1987), 155升燃油(1988)
渦輪機最大壓力值4.0bar(1987), 2.5bar(1988)
850馬力, 13000轉, 車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 FW11)渦輪增壓
或者
3000cc自然進氣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 無燃油使用限制
590馬力, 12000轉, 500公斤(Tyrell-Ford 016)
1989
3500cc自然進氣引擎(渦輪增壓技術被禁止使用), 比賽中途不得加油
685馬力, 13000轉, 車重500公斤(McLaren-Honda MP4/5)
安全措施發展
1)車輛:
1981: 強化的逃生空間被引入F1; 車手腳部前端空間加大
1983: 車輛底部必須保持平整; 側擾流包圍被禁止使用; 尾部紅燈功率加大到21瓦
1984: 比賽中途禁止加油; 油箱中置
1985: 正面撞擊試驗引入
1988: 車手腳部必須位於前輪軸後側; 逃生空間和油箱必須通過靜止碰撞試驗
2)賽道:
1980: 賽道必須具有永久性的醫療救護中心
1981: 輪胎牆出現; 維修區寬度不得小於10公尺;
1984: 混凝土牆取代了原來的防護欄杆
1985: 帶有抓地樁的安全拉網被禁止使用
1987: 臨時街道賽道標準出台
1989: 賽道兩邊護欄最低高度不得小於1公尺; 維修區為1.35公尺
3)車手:
1984: F1「超級駕照」制度誕生
1989: 類似於國際奧委會的藥檢制度產生
4)競賽組織:
1980: 醫療工作需要得到FIA認可; 快速救援車規範出台
1981: 今天的無交叉發車形式確立
1986: 永久性的FIA醫療服務檢察員制度出台; 強制要求配備醫療直升機
1987: 發車區前後車距離調整為16公尺
1988: FIA永久性賽事主管制度誕生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80 Patrick Depailler (F)
1982 Gilles Villeneuve (CDN)
1982 Riccardo Paletti (I)
1983 Rolf Stommelen (D)
1985 Manfred Winkelhock (D)
1985 Stefan Bellof (D)
1986 Elio De Angelis (I)
1986 Jo Gartner (A)


----90年代
技術里程碑
側擾流板(1991)
上翹式鼻翼(1993)
安全措施發展
1)車輛:
1990: 更大的後視鏡; 快拆式方向盤
1991: FIA開始測試安全帶; 油箱執行FT5標準(之前為FT3); 防滾架測試; 逃生單元的測試改為動態撞擊測試
1992: 撞擊測試標準更為嚴格; 撞擊試驗中使用水來填充油箱, 模擬滿油箱狀態。並且使用75公斤的假人測試撞擊最大衝撞情況(並檢查安全帶固定狀況)
1993: 頭墊的位置加大(叢80立方公分加大到400立方公分); 賽車前部突出被減少(從100公分減到90公分); 尾翼高度被削減(從100公分到95公分); 前定風翼離開車底板的最小水平高度被加大(從25cm到40cm); 輪圈的寬度被縮減(從18英吋縮減為15英吋); 僅允許使用一種與普通油料成分相近的燃油。
1994: 輪圈僅允許使用一種僅金屬材料製成; 滅火器規範更為嚴格; 頭墊厚度下限定為75mm(之前沒有強制要求); 座艙側面承載能力要求提高(從2000daN加大到3000daN); 駕駛輔助設備(牽引力控制, 防抱死剎車, 全自動變速箱)被禁止; 四輪轉向技術被禁止; 減少下壓力提供(更小的前翼, 擴散器變短, 變流板被禁止); 攜帶油料最多不得超過油箱基準線下方10mm
1995: 引擎排量從3.5升減為3升; 底盤必須超出車手腳部30cm(之前為15cm); 正面撞擊試驗速度提高到12m/s, 撞擊試驗之後變形要集中在鼻翼範圍之內; 鼻翼承受衝撞能力提高33%; 逃生空間側撞試驗被引入; 強制要求當引擎熄火之後, 車輛自動掛入空檔; 階梯狀底板設計產生; 減低前翼高度和長度; 後輪上方不得出現翼片等空氣套件; 尾翼最大高度下降10公分
1996: 前翼厚度要求大於10mm, 以防止輪胎可能對賽車前部造成的損害; 賽車逃生單元中安裝數據收集器(黑匣子); 座艙側面高度被加高; 側頭墊強制要求75mm; 座艙兩側必須通過靜止狀態下的承重測試; 尾部小翼尺寸被縮小
1997: FIA事故數據收集器(ADR)安裝在所有的賽車上; 吸能設計引入變速箱領域; 後撞試驗開始被引入; 撞擊試驗結論中必須顯示方向盤, 車架的吸能狀況; 禁止使用尾部小翼以及車體中部的翼片; 懸掛的設計必須防止事故時輪胎撞擊到車手並且提供120度的銜接角度防止事故時輪胎脫離
1998: 寬度從2公尺縮減為1.8公尺; 必須使用帶有溝槽的乾地輪胎; 強制使用單球膽設計油箱; 加油艙口必須加蓋; 座艙尺寸加大; 側頭墊範圍被延展到了方向盤兩側; 後視鏡尺寸從5X10cm加大到5X12cm; 翻滾試驗引入; 逃生單元前部衝擊區域被加大; 側撞測試速度提高(能量為原來測試的兩倍); 座艙前移200mm
1999: 輪胎和懸掛之間必須有繩索聯接, 以防止輪胎飛出或者撞擊到車手; 座椅設計必須在必要的緊急情況下保證車手可以連同座椅一起從賽車中被移出; 禁止使用含有鈹合金的底盤; 前撞試驗的速度進一步提高; 車手頭盔與防滾架之間的距離被加大(從50cm加大到70cm); 後部與側部的頭墊要求「一片式」設計, 並帶有快拆設計; 不對稱剎車比
設計被禁止; 車隊私人測試也必須使用FIA的事故數據記錄儀(ADR)
2)賽道:
1992: 路肩高度降低; 維修站最小寬度為12m; 維修區入口處必須設置之字彎
1994: 維修站工作人員必須佩戴防火用具; FIA通過電腦分析認定的27個「高危險性彎角」中的15個, 在那一年通過安全改進從名單上消失; 對於輪胎牆進行測試, 以便得到其對於人類衝撞影響的數據; 建議在輪胎牆之前設立傳輸帶
1995: 建議使用平滑銜接的路肩; 碧浪型沙礫與溝犁減速區取消; 首個維修區碎片防護設施出現;
1996: FIA認定的「高危險彎角」中通過安全設施改進和賽道重新設計, 只剩下2個; 臨時街道賽場的擋牆與碎片防護設施指導標準出現; FIA測試吸能擋牆
1997: 經過一年的調查, FIA對於路肩型號與高度作出標準化要求; 賽道必須經過F1測試後才能獲得FIA認可; 輪胎牆必須採用栓式連接結構; 安全設施工作情況通過車載ADR進行分析
1998: 高效輪胎牆測試標準出台; 維修區前方100公尺要求保持直線; 信號燈成為旗語的補充
1999: 維修區碎片防護設備普及化; 賽道信號平台建議拓寬50cm, 對於新建賽道則是強制要求; 某些緩衝地帶採用瀝青材質
3)車手:
1993: 賽後人員控制措施實行
1994: 認證的頭盔標準減為3種(Sell/BSI/SFI); 耳機取消; 頭盔重量必須小於1800克; 車手服裝與頭盔需要接受測試
1995: 3英吋寬的安全帶護墊成為強制標準; F1超級駕照標準更加嚴格
1996: 安全帶搭扣方向必須朝下
1997: 私人測試也需要在FIA監管下進行
1998: 建議使用雙肩固定設備; 車手必須能夠在10秒內拆下更換方向盤
1999: 建議使用高可見性的車手手套, 以便發車線出現問題後及時反映; 座艙安裝燈號系統, 作用為「工作人員信息顯示」; 安全帶必須符合FIA 8853-98標準
4)競賽組織:
1990: 車手救出演習成為強制要求
1992: 安全車制度引入
1993: 練習賽維修區限速50km/h
1994: 練習賽維修區限速80km/h, 正賽120; 工作人員穿戴防火用具, 維修區必須要有燒傷急救用品; 成立「專家顧問咨詢」小組, 負責把新科技投入到F1安全發展中
1995: 對於私人測試所需要的最低安全服務標準給出建議; 澄清蘭, 黃, 白旗語規則; FIA救護官得到技術方面的支持
1996: FIA醫療車與安全車標準出台; 改進安全車程序; 車隊參與防火練習; 起跑燈號與
程序改變
1997: 修訂事故干預程序; 安全車馬力加大, 可以作為大雨天氣時「行進間起跑」方式的引導車; 職業車手駕駛安全車
1999: 至少要有4輛醫療車, 除此以外還有一部FIA首席救護官Watkins博士的專車; 比賽和練習賽時, 維修區出口處用紅綠信號燈以及藍旗進行控制;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1994 Roland Ratzenberger (A)
1994 Ayrton Senna (BR)


----2000年代
技術里程碑
類似於CART車的上翻式側擾流小翼(2001)
引擎, 重量變化:
最小重量不得低於605公斤(練習賽時), 600公斤(其餘時段)
900馬力; 18500轉(2003, BAR 006)
前後剎車的降溫通風導管必須保持在輪圈中央上下各160mm的範圍之內, 不得超出這一範圍
安全措施發展
1)車輛:
2004: 最大化尾翼平面與引擎罩平面, 以便留出更多的贊助商位置; 起步控制系統被禁止
2)賽道:
2004: 維修區速度限制100km/h(除摩納哥)
3)車手:
2003: 強制使用HANS頸部保護設施
4)競賽組織:
2003: 積分制度改革; 輪胎製造商可以提供兩種規格乾胎以及一種規格的雨胎, 必須使用一種化合物成分; 排位賽前車手必須決定使用乾或雨胎(除非放棄排位賽); 計時賽與正賽間不得補充燃油
2004: 車手必須在二次排位賽前確定乾雨胎的選擇
不幸殞命賽道車手:
2001 Michele Albreto (I)




車手紀錄:
最年長的世界冠軍:
范吉奧57年拿下他最後一個世界冠軍的時候已經47歲
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第一代巴西車王Emmerson Fittipaldi在獲得他第一個世界冠軍時年僅25歲9個月; Schumacher以些許差距位居第二(如果不是94年在銀石, MS沒事找事自掘墳墓, 這個紀錄他本應該可以正好打破^_^)
最老的F1分站冠軍:
Luigi Fangioli在1951年奪下法國GP時已經53歲22天, 他當時的隊友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吉奧
最年輕的F1分站冠軍:
Alonso在2003年奪下匈牙利GP時年僅22歲27天, 他同時還是第一個獲得分站冠軍的西班牙人
最年輕的積分獲得者:
紐扣, 他在自己參加的第二場GP上名列第七, 但由於DC賽車車檢不合格, 從而晉陞一位, 獲得積分。此時他20歲1個月。
最老當益壯的F1參賽車手:
Louis Chiron, 在1955年的摩納哥大獎賽, 他以55歲9個月19天的高齡拿下第六; 三年後他以59歲的高齡再次在摩納哥挑戰自己保持的最年長F1參賽車手紀錄, 不過這次他沒有通過資格賽。
最年少的F1參賽車手:
Mike Thackwel, 這個新西蘭的小伙子出現在1980年的加拿大GP時只有19歲5個月29天。那場比賽他在起步之後就遭遇事故退出。同年稍晚, 他遭遇嚴重事故後, 短暫的F1生涯畫上句號。1987年在參加完紐伯格林1000km耐力賽後徹底離開賽車界。現在他是新西蘭皇家空軍的飛行教官。
第一位女性F1車手:
Maria Theresa de Filippis, 這位義大利女車手1958年出現在比利時分站上
同名車手集合:
1959年的英國GP出現了以下四位車手
Henry Taylor; Dennis Taylor; Mike Taylor; Trevor Taylor; 當然他們並沒有任何親戚關係
唯一自己造車的世界冠軍:
1966年Jack Brabham爵士駕駛著自己製造的賽車, 奪下世界冠軍。
最懸殊的勝利差距:
1969西班牙GP上Jackie Stewart以領先第二名Bruce McLaren(Mclaren的創始人)兩圈的成績問鼎勝利; 1995年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塞道, Damon HILL再次重演了這一幕, 以套第二名Panis兩圈的成績拿下分站勝利
最接近的勝利差距: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紀錄。官方成績來看, 1971年Monza大獎賽Peter Gethin以0.01秒的差距擊敗第二名Ronnie Peterson。但當時的計時系統僅僅只能精確到百分之一秒。而在1986年的西班牙Jerez賽道, Mansell最後一彎利用Senna的尾部氣流瞬間接近, 然後與Senna肩並肩一起過線後, 顯示Senna僅僅領先Mansell 0.016秒。
第一位0號車手:
1973年McLaren的南非車手Jody Schekter在美國和法國GP啟用0號車牌
女車手唯一的積分:
Lella Lombardi在1975年西班牙大獎賽上獲得第六, 那場比賽因為德國車手Rolf Stommelen的嚴重事故中途停止, 得分車手分數減半。所以Lella獲得了女車手僅有的0.5分
首次渦輪增壓引擎勝利:
1979年法國第戎GP
最大的反敗為勝:
1983年美國GP, John Watson從第22位起跑, 最後拿下勝利
單賽季最多積分:
2004年Michael Shumacher
單賽季最多最快單圈:
2000賽季, Hakkinen在九場比賽中做出最快單圈
單賽季最多桿位:
1992賽季, Mansell拿下14個桿位
車手最多連續桿位:
1993年, Alain Prost曾經連續拿下7次桿位
最多個人桿位:
Michael Shumacher, 68次
最多分站勝利:
Michael Shumacher, 91次
最徒勞無功的車手:
老將De Cesaris參加了210場GP, 缺額一個冠軍都麼有, 不幸當選。他在82的摩納哥曾經有機會改變歷史, 但在最後一圈燃油耗盡。
最不「掙點」的車手:
Luca Badoer, 這位現役的法拉利試車手參加了56次大獎賽卻一個積分也沒有得到, 成為參加最多分站卻無法得分的第一人。
最辛苦的冠軍:
Rubens Barrichello, 到2000年稱雄霍根海姆之前, 巴里切羅為了迎接自己的首個分站勝利已經苦苦奮鬥了124場GP, 成為獲得首場勝利之前「歷經磨難最多」的F1車手
最多年度車手勝利:
Michael Shumacher, 7次




製造商紀錄
前置引擎最後一次勝利:
Phil Hill在1960年的義大利大獎賽上駕駛一部法拉利獲勝, 這是最後一部前置引擎的冠軍賽車
四輪驅動的F1賽車:
現代F1大多是後輪驅動, 但在1961年英國大獎賽上出現了第一部四輪驅動的F1賽車Ferguson P99, 由傳奇車手Moss爵士駕駛。這部P99同時還是最後一部引擎前置的F1賽車
同一國家舉辦最多GP:
1982年美國, 當年有三場GP在美國進行: 長灘, 底特律, 拉斯韋加斯
車隊單賽季最多勝:
1988年McLaren在16個分站中贏得了15個勝利, 那年他們的陣容是可怕的Senna+Prost
車隊最多統治一條賽道紀錄:
法拉利在Monza有12次奪冠紀錄
車隊單賽季最多桿位紀錄:
Williams在92和93年, McLaren在88和89年分別奪下一個賽季15次桿位
最多車隊連續桿位:
Williams, 在92到93年之間他們連續包攬了24次桿位
賽事紀錄:
發車數量最多的GP:
1953年德國GP, 週日的正賽發車線上出現了34部賽車
最長的GP:
1954年德國GP, 進行了3小時46分
發車數量最少的GP:
1958阿根廷GP上, 只有10部車參加週日的正賽(另外, 05年美國站因為「輪胎門」只有6車出發)(8月7日更新)
最完整的GP:
歷史上唯一的一次, 61荷蘭大獎賽上所有的車手都完成了比賽, 無人退出(甚至無人進過Pit)。
領先競爭最激烈的GP:
65年的義大利GP上, 領先位置不可思議的變化了41次
最短的GP:
71年在紐伯格林進行的德國大獎賽只有進行了12圈
第一次紅旗重新發車:
73年的銀石, 因為起步以後的追撞事故, 紅旗出示重新起步。不過在那次看起來頗為可怕的連環撞車中居然無人嚴重受傷。
最國際化:
1974年賽季, 有來自於19個國家的車手參與到當年的F1
最多車隊參加的GP:
89年的摩納哥和加拿大GP上, 都有18支車隊參與角逐
最後一次大滿貫:
83年的Imola, 三名來自於法國的車手Tambay, Prost, Arnoux一齊出現在了領獎台上, 包攬前三。三面法蘭西國旗同時升起, 成為到目前為止最後一次的大滿貫。
最多世界冠軍同場競技:
99賽季, F1唯一一次出現四位世界冠軍同場的景象。M.Shumacher(94, 95); Damon HILL(96); Jv(97); Mika Hakkinen(98)

[ Last edited by 強強 on 2006-12-10 at 10:31 AM ]


2006-11-7 12:41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WUWM
  進階會員 
 



  積分 1785
  發文 190
  註冊 2005-9-5
  來自 THAI
  狀態 離線
#2  

THANKS FOR USEFUL INFORMATION SHARING

2006-11-8 09:21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