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資訊快遞]婦女特別門診有多特別?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資訊快遞]婦女特別門診有多特別?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appychyan
  榮譽會員 
 


 
  積分 55577
  發文 4018
  註冊 2006-5-27
  狀態 離線
#1  [資訊快遞]婦女特別門診有多特別?

婦女特別門診有多特別?

以「女性」為訴求的醫療服務愈來愈多,從「母嬰親善醫院」到「婦女聯合門診」,這些門診各有什麼特色?對台灣婦女身心健康、醫療品質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服務?女性應該有什麼期許?

柔黃燈光、棕色木質地板、映象派畫作、傍著茶几上燦爛的大盆跳舞蘭,坐在舒適的綠皮沙發上翻看雜誌,嗅不到刺鼻藥水味,少了擁擠焦躁的患者,若非工作人員仍穿著白袍,看不出這個彷若飯店大廳的幽雅空間,竟是醫院的候診室。
不但環境變了,看診品質也讓人受寵若驚。不但掛號、批價、排檢查都在同一櫃臺完成;醫生護士問診、內診態度親切,做超音波時,耐心解說流程,隨時保護妳的隱私;更且,當天就能知道檢查結果,省卻來回奔波的麻煩,服務貼心又有效率

這麼優質的醫療服務,訴求對象可不是有錢有勢的貴夫人,而是所有成年婦女。台灣愈來愈多醫院,開始針對不同訴求,設立各類婦女特別門診。

從改善婦產科看診環境的「婦女親善門診」;到鼓勵哺餵母乳的「母嬰親善醫院」;進而根據疾病類別,由預防或治療角度切入的各類「婦女門診」,儼然形成一股「婦女至上」的醫療風潮,這些門診究竟有多特別?能為台灣女性就醫處境和權益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保護貞操比身體隱私還重要!

想想看,如果非去找婦產科報到不可,妳最在乎什麼?是離家近?醫院大?設備新?女醫師?還是身體隱私?儘管知名女星蕭薔比著手勢,不斷鼓吹成年女性要記得「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但子宮頸癌、乳癌篩檢率仍偏低。為什麼婦女非到症狀嚴重、或者懷孕得做產檢,逼不得已才上婦產科?這和過去婦產科醫療院所缺乏隱私的看診環境,醫護人員冷漠粗魯態度,有很大關係。32歲已婚的陸小姐,幾年前因為陰部感染去一家醫學中心就診,婦產科候診室人滿為患,有吱吱喳喳交換孕婦經的準媽媽,也有憔悴沈默的婦癌患者,喜憂面容參雜,令她印象深刻。

診察室景象更讓陸小姐驚駭難忘。問診和內診同間,擁擠局促。她和前一號病人坐在後面,被迫聆聽排在她前面兩號病人向醫生報告月經史、性生活、身體症狀。還沒說完,醫生就被護士請去旁邊為另一位病人做內診。薄薄的簾子傳出金屬器械聲、主治醫師教實習醫生內診程序、要護士遞棉球的指令;更恐怖的是整排診療室互通,醫護人員在走道上穿梭,掀起的風帶動簾子,還會瞥見內診檯上病人的雙腿。

想到等會兒也得把隱私說給那麼多不相干的人聽,分那麼多人看,「頭皮發麻,」陸小姐搖搖頭。跟診護士忙得沒空看病歷,上內診檯前,悄聲問陸小姐:「有沒有和男生在一起的經驗?」「沒想到我的貞操比身體隱私還重要,」她覺得既荒謬又感慨。

陸小姐還從朋友那聽過更離譜的例子,一位女性到婦產科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醫護人員態度傲慢、內診檯凌亂不說,檢查完畢,竟然連內褲也不見了。惡劣的看診環境,難堪的就醫經驗要女性多愛自己一些,花六分鐘護一生,實在很難。

婦產科改頭換面

幸而一些關注女性健康權益組織,持續調查並公布婦女就醫環境調查結果,呼籲政府和醫療院所改進,加上有心提升服務品質的醫院、醫師愈來愈多,婦產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首先是台北市衛生局和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聯合辦理婦女親善門診醫院考評。以提供隱私就醫環境、護士陪診、育嬰設備、婦女健康指導,以及家庭暴力、性侵害受害人就醫保護等服務項目評選,公布「婦女親善門診」醫院診所名單,供婦女就醫時參考。

接著,台北市衛生局在2000年開始推動以母乳哺育為主的「母嬰親善服務」認證,從產後讓媽媽和嬰兒同室、哺餵母乳的衛教和實地指導,到不打退奶針、拒絕奶粉公司推銷、幫助母親在產後盡早開始餵母乳。

親善的哺乳環境,的確可以增加媽媽餵母奶行為。衛生局比較認證前後的母乳哺育率,發現在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比例由5%大幅上升至51%,母親們也比較願意在出院後克服困難繼續餵母乳。國民健康局將這政策推廣至全台灣,去年共有38所醫院獲得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合格。(

更有一些醫院,摒棄以醫生看診方便為前提,而由提供婦女單獨隱密的診療空間做出發點,或以不同年齡層、不同疾病別的角度考量,規劃空間和整合各專科醫師,為女性患者打造各具特色的「婦女門診」,期望破除女性上婦產科的障礙。

例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在1998年成立「婦女疾病整合門診」,用獨立分隔的第一、第二候診室,充裕的跟診護士人力,層層保護就診女性述說病情和內診的隱私權,並結合各科醫師,提供團隊醫療服務,免除婦女為排檢查、繳費、掛號、轉科等在院內東奔西跑的麻煩,目前癌症病人和其他疾病患者的比例約各佔一半,和信醫院醫務長蔡繼志表示。

醫界對於女性團體的建議也有善意回應。台大公館院區曾請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提供婦女貼心門診的空間建議;體恤某些婦女的考量,安排較多女醫師看診;並結合相關門診在同時段、同區域,儘量讓女性來一趟醫院,就能接受多科專家診治;還闢有遊戲間、哺乳室,體貼帶小孩上醫院的媽媽。「公館院區的定位是社區型醫院,是婦女醫學中心的雛型,」負責策劃公館婦女門診的外科主治醫師黃俊升指出。

有的醫院則著重婦女單一疾病的檢查診斷。像是三總、北醫、彰化秀傳、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安醫院等,結合放射診斷科、乳房外科醫師,成立乳房中心,以女性乳房疾病、乳癌診斷檢查為主。或者像長庚醫院精神科,特別成立「婦女身心醫學門診」,關注女性一生中不同週期荷爾蒙變化與身心健康關係。
貼心舒適的各類婦女門診,引起婦女正面迴響

和信婦女整合門診已建立口碑,並獲得台北市政府頒發特優獎;而彭太太分別在台大總院、公館分院做過產檢,只要掛得到號,寧願跑遠一點,到公館院區找同一位婦產科女醫師,「空間舒適,看診人數少,醫師比較有空和我說話,」彭太太道出親身感受。

長庚婦女身心門診的醫護人員花很多時間在傾聽、衛教上,讓婦女覺得受重視並找到處理情緒的方法。有位患者長期受偏頭痛折磨,止痛藥吃到成癮,求助於身心科。在會談中發現頭痛會在月經前惡化,醫師建議她做月經日記,並配合給藥和調整飲食與作息,到後來不用吃藥就可以處理頭痛問題。不斷有患者介紹有需要的好友家人來看,「我的病人有婆婆、媽媽、女兒三代的,」蕭美君醫師表示。

不必宣傳,高品質且有效率的檢查診斷流程,體驗過的婦女自動「呷好逗相報」。甫於今年三月運作的三軍總醫院婦女保健中心,預約排檢至少要等一個月,「身心隱私受到尊重,會增加我們女性定期篩檢的意願,」40歲的陳小姐說出心聲。

未婚懷孕就應該做人工流產?
面對這些願意改善硬體,制度設計,為女性設想的各式婦女門診,女性應該有什麼期許?該怎樣讓婦女就醫品質繼續向上提升?

對於醫界推出各類婦女特別門診,長期關心監測女性就醫權益的台北市女權會秘書長蔡宛芬認為值得肯定,但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女權會在2001年到台北市八所大型醫院(其中包括獲選為婦女親善門診的醫院),對700多位剛看完婦產科門診的婦女,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對於這次就醫經驗感到滿意的只有25%,有55%的婦女認為候診時間太長,3成婦女表示,看診時同時有其他患者,或時常有人進出,隔音不好,影響自己隱私。

硬體的改善比較快,容易看得到,但軟體部份,也就是醫護人員的價值觀、態度要改,比較難,這部份卻是婦女最在意的,」蔡宛芬說,不少婦產科醫生對於女性身體,仍停留在「能不能生孩子」的工具性思考。

蔡宛芬有位朋友未婚,長期受子宮內膜異位折磨,下定決心做子宮切除,醫生回她:「這麼不道德的事,我不做。」對於超過40歲的女性,則動輒建議把子宮拿掉,理由是:「反正你不生小孩了,留著做什麼!」

更值得深思的是,許多有規模的醫院、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心裡有道看不見的界線,排擠某些婦女族群。例如認為已婚懷孕是正常的,未婚懷孕或者青少女懷孕,就應該墮胎,醫生將自己的價值觀放進醫療行為裡,擅自為病人下決定

一位19歲女生,到台北市一家獲選為婦女親善門診、母嬰親善醫院,且以產科著名的醫院檢查,看到她的驗孕報告是陽性時,醫生二話不說從抽屜拿出一張診所名片:「這是我的老師,妳可以去那裡做人工流產。」年輕的她當時不曉得怎麼回應,事後很生氣:「他憑什麼認為未婚懷孕就一定要墮胎?我決定再也不踏進那家醫院一步!」後來這女生和男友結婚,準備當媽媽。

和信醫院婦科主治醫師蔡繼志認為,醫生應該先傾聽這位女生的想法,提供各種處置的建議與優缺點,相信並讓她能做選擇,更應尊重病人的決定,醫師應該用專業,而不是用個人道德觀提供治療建議。」

婦女門診另一個問題是各專科醫師間的整合不夠,還是各醫各的病,有時醫師間給的治療意見不同,讓病人很困惑。

譬如有乳癌家族史、屆臨更年期的糖尿病女性,該怎麼治療?「雖然診間相鄰,但交流有限,需要各科醫師打破成見,共同討論甚至一起做研究,才能做出最好的治療建議,」一位婦女門診醫師坦誠。

用行動支持好的醫療服務

面對這些限制,除了期許醫界繼續改進,女人要相信改變的力量也握在自己手裡,用行動支持有品質的醫療服務,甚而改變醫界生態。

希望醫生以「怎樣治療對病人最好」的心態,與他科交換意見;醫院在就診空間、轉診他科的制度設計,能讓婦女被當成一個完整的人對待之外。
佔半數人口的女性,可依自己的年齡,身心健康需求,選擇到對女性友善且高品質的醫療院所就診,拒絕並抵制不尊重女性的隱私,把女人身體當生產工具的醫療院所看診。

蔡繼志醫師鼓勵女性:「不要害羞,妳的隱私本來就應被尊重,更有權利問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願意多花時間解釋病情,治療方式的醫生說聲謝謝,讓有心的醫師做得更好,醫院願意將就醫情境變得更貼心、更符合婦女的需求。

當愈來愈多女性接受早期篩檢,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我們就應提供舒適且高品質的設備和服務,」三總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許居誠提到,從接受乳癌篩檢的婦女中,偵測出早期原位癌,讓病人只需切除病灶,保留乳房,且不需做化療、放療,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是他和外科、病理科醫師最有成就感的事。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10-4 at 09:41 PM ]




2006-10-31 11:53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