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斯
論壇貴賓
積分 55359
發文 559
註冊 2005-8-28
狀態 離線
|
#1 [資訊快遞]43種水果養生療效
1.蓮霧:解熱、利尿、寧靜神經作用(加鹽可助消化)。
2.鳳梨:對人體組織有強壯作用,可治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出汗過多(須抹鹽)。
3.棗子:治便秘、利尿、益胃生津 ( 空腹食須細嚼慢吞 ) 。
4.荔枝:補血、健肺、促進血液循環、心臟衰弱者可多食( 已燥熱者不宜多吃)。
5.龍眼:乾的對健忘、心跳不正常、神經衰弱之失眠有療效用以滋補 (隔水煮、不可多食)。
6.蘋果:治便秘 ( 少 )、治下痢 ( 多 )、 滋潤皮膚、清潔牙齒 。
7.梨:清解熱毒、鎮咳化痰 ( 用梨削頂部處成1/4蓋形,去核心,塞入川貝粉1錢,加少許冰糖,蓋上隔水煮梨汁同食 )。
8.桃:清津味甘。肥良果 ( 多食易消化不良應洗淨 ) 。
9.柿:瀉血、便秘,可蒸柿餅食用1天兩枚。肺熱、多痰、燥性、氣管炎。具潤肺、止咳、化痰之效 ( 不可冰過 ) 。
10.人心果:解暑清熱良品可調節生理作用增加体力。
11.檸檬:可增強消化、出汗過多、食慾不振、体力倦怠、減肥解酒可飲汁、切片敷貼臉部可排除脂積( 果汁須含皮 )。
12.柚子:可清燥熱、通便、消口臭、腸中惡氣、解酒。(性寒.易腹疼、貧血、多痰者不宜食)。
13.橘子:性寒、可解熱、化痰、防便秘、生津止渴、擦皮膚有止痛、消炎之效,美容之效。
14.桶柑:多吃不會寒滯、可解熱、利尿、祛痰、防便秘、生津止渴。
15.葡萄柚:可生津止渴、消暑、消除疲勞、降血壓、助消化、美容、潤膚減肥。
16.桑椹:可調節消化、治胃病、便秘、老枝煎水飲用可通血氣止痛預防風寒病。葉煎水加冰糖或黑糖當茶喝力,可清肺熱、胃腸、利尿、消腫、除痰。
17.芭樂:營養價值為果品之冠。種子鐵的含量為熱帶果實之最。果皮可治糖尿病。
18.枇杷:膏可止咳化痰。
19.芒果:可治療暈車、船、嘔吐。熟果肉可敷火傷、開水燙傷,止痛消炎(易過敏、有外傷不宜多食 )。
20.木瓜:煮肉加幾片木瓜可加速煮爛。敷臉可消除黑斑、雀斑美化肌膚。胃腸患者烹飪時加未成熟木瓜少許,可助消化、治潰瘍、外傷用生木瓜連皮磨成漿狀敷上易癒合,是最佳減肥水。
21.橄欖:能止渴,加鹽的能醒酒、止嘔。煎茶水可治熱燥病。口乾唇燥、痰多可常嚼食,可排除食積開胃止瀉。
22.香蕉:飯後食,可助消化。口苦、舌燥、習慣便秘、清肺。1天吃條切段加冰糖清水1碗隔水燉1小時可咳嗽。
23.楊桃:聲音沙啞、喉痛、生津止渴、順氣、潤肺、去風熱、利尿。
24.百香果:清腸、開胃、生津止渴,尤可除膩助消化。
25.葡萄:可補氣、養血、美容、利尿、孕婦飲可造血、安胎氣。潤膚髮、尿道發炎、小便頻繁 、吃葡萄乾可癒。
26.李子:解酒、醒腦、加糖或鹽食用。消化不良者不宜食。
27.梅子:加工品治消化不良、健胃、生津、殺蟲良藥、酸梅( 解嘔、解酒 )、梅干(減口臭) 、話梅 ( 安胃、止嘔 )。
28.蘋婆:瘦弱而食慾不振者是補充体力的最佳果品。
29.果莢:治血痢殊效 ( 易噁心或便秘者應避免 )。
30.釋迦:種子可治癬疥及拔膿。葉、種子、皮均含生物鹼可治赤痢。
31.仙桃:夏天偶爾冰涼食用可消除暑熱、甘涼潤肺、散結通腸 ( 寒滯者或飯前不可多食)。
32.草莓:必洗淨、可多食。豐富維他命C ,可清血、利尿。
33.無花果:可解百毒、止痢、治便秘、痔瘡。研末吹入喉可治咽喉刺痛、取鮮乳汁塗疣可癒。
34.西印度櫻桃:綠熟果實之維他命C (可預防感冒、癌症患者大量攝取可延長生命 )為水果類中之冠,每天食用半個即夠人体所需。
35.西瓜:食療不可冰。可解熱、利尿、排毒、消暑、通便。適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炎浮腫、尿道炎、黃疸、酒毒等患者食用(不宜加鹽、糖) (貧血、衰弱、胃寒作悶、易腹瀉者宜少 )。
36.甜瓜:( 含甘瓜、香瓜、梨仔瓜、哈蜜瓜 )可解熱、止渴、淨化血液、利尿、夏天食可解躁(加少量鹽 )。
37.波羅蜜:有止渴、利尿、清熱、醒酒之效。可補中益氣。
38.酪梨:可為滋養、強壯品適合体質瘦弱、肥胖者或糖尿病患者食用。具有養顏、美容、防止動脈硬化、身体老化之效。
39.椰子:清涼飲料。椰水具解熱、袪暑、止吐血、去熱、消水腫(寒底不宜多食) 椰肉可開胃、溫中、補血 ( 熱不宜多食 ) 。
40.洛神葵:洛神茶是甘涼飲料對虛火上升、高血壓、全身倦怠。飲後可消暑、降火、提神解勞。未成熟果花煮湯汁當飲料喝1日數次可驅除寄生蟲、利尿。
41.獼猴桃:涼性果品可解熱燥、利尿、止渴、通便、多食無妨打泥加蜂蜜飲用為養顏飲料。莖根搗爛用水沖泡可洗各種腫癢。
42.甘蔗:甘涼解渴、清熱、和中下氣、潤腸、利尿、補充体力、解酒、潤喉消口臭、牙齒雜穢。
43.番茄: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肝臟病及腸胃病。可消暑、清熱、助消化。汁液洗臉能消除小皺紋。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5-11 at 03:25 AM ]
|
|
|